预激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儿多动症常见症状表现有哪些 [复制链接]

1#
专家白癜风 http://www.pfzhiliao.com/

到目前为止,儿童多动症尚无明确的病理变化作为诊断依据,主要是根据家长和老师提供的患儿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结合出生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必要的神经系统检查、智力检查等进行诊断。

1.注意障碍(至少具备下列6项,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患儿的发育水平不一致)

(1)常常不能仔细地注意细节,或在做功课或其他活动中出现漫不经心的错误。

(2)在完成任务或做游戏时常常无法保持注意。

(3)别人对他(她)讲话时常常显得似听非听。

(4)常常无法始终遵守指令,无法完成功课、日常杂务或工作中的义务(并不是因为违抗行为或不理解指令)。

(5)组织任务和活动的能力常常受损。

(6)常常回避或极其厌恶需要保持注意去努力完成的任务,如家庭作业。

(7)常常遗失物品,如作业本、铅笔、书、玩具或工具。

(8)常常易被外界刺激吸引过去。

(9)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常常忘事。

2.多动(至少具备下列3项,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患儿的发育水平不一致)

(1)双手或双足常不安稳,或坐时身体蠕动。

(2)在课堂上或其他要求保持坐位的场合离开位子。

(3)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在少年或成年可能只存在不安感)。

(4)游戏时常不适当地喧哗,或难以安静地参与娱乐活动。

(5)表现出持久的运动过分,社会环境或别人的要求无法使患儿显著改变。

3.冲动性(至少具备下列1项,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患儿的发育水平不一致)

(1)常在提问未完时其答案即脱口而出。

(2)在游戏或有组织的场合常不能排队或按顺序等候。

(3)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如冲撞别人的交谈或者游戏)。

(4)常说话过多,不能对社会规划做出恰当的反应。

在应用上述诊断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在允许的活动场合,如下课、放学后,不管活动多么厉害,也无诊断意义;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上课时、做作业时仍约束不住自己,始终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2.只有活动过度,而无注意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相反,若注意力涣散明显,而无活动过度,也可考虑多动症。在美国,从年起,根据多动症最为常见和突出的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已把“多动症”改称为“注意缺陷症”,并分为“注意缺陷伴多动”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动”两种,后者也就是“不伴多动的多动症”。

鉴别诊断:

1.正常顽皮儿童:虽有时注意力不集中,但大多数时间仍能集中,为了贪玩,常草率地迅速完成作业,并不拖拉。尚能遵守纪律,可自我制约。

2.孤独症:常有活动过多和注意力集中困难,且不能与周围人建立感情联系,行为表现重复单一。

3.智力低下:亦常有多动、注意力涣散和学习困难,但智商低。

4.抽动-秽语综合症:病初见颜面肌肉抽搐样动作,如眨眼、噘嘴、歪颈、摇头、作鬼脸,渐发展至肢体近端肌肉而出现耸肩、大腿弯曲外展、指划,甚至突然握拳捶胸,于睡眠时消失。常伴有喉间发出呼喊声、犬吠声及类似咒骂的秽语。

5.习惯性抽搐:多动现象固定在某一肌群,常有诱因,注意力不受影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