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少年发病,50岁被确诊,为什么发作性睡病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50多岁的陈女士(化名)在上世纪上初中的时候,就出现了课上爱睡觉、容易在情绪激烈的时候瘫倒的现象,受限于当时的环境,她开始并不以之为意,可是后来她的情况开始变得更加严重,如不分场合地睡着、频繁出现鬼压床的现象等等,她开始求助于医生,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夫根据她的状况推断,她可能得了发作性睡病,可是受限于当时的医疗环境,她并没有确诊。

于是这件事就被放下了,她开始找一些不需要警觉性特别高的工作,结婚生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一转眼就五十多岁了。

命运总非一帆风顺,四五年前,陈女士被确诊患上了乳腺癌,于是选择了退休。了解到自己身患癌症之后,她总有一个心愿,就是搞清楚困扰了自己近四十年的睡病,究竟是不是发作性睡病,于是前往浙江大学医院睡眠中心就诊,通过对病人病史的了解,睡眠医学中心执行主任张力三结合多导睡眠监测(PSG)与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发现该患者的症状完全符合发作性睡病。

在患者生命的末期,陈女士才真正了解到,困扰了自己一生的疾病,原来是发作性睡病,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病例故事,但是只要深入了解发作性睡病这种疾病及其患者群体,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并非孤例。

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杨丽玲博士对发作性睡病颇有研究,在该睡眠医学中心成立两年多以来,相继已接诊过很多发作性睡病患者,她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发病几年后才意识到问题。“我接诊过一位五十多岁的患者,一问才知道,他发病已经30年了。”杨丽玲说,可能跟当时医学水平有限有关,虽然那名病人会出现经常性的白天嗜睡和猝倒,但他从没意识到这是一种病。后来他在当地也做过多种治疗,但都没有效果。直到前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才确诊了发作性睡病。

那么,究竟什么是发作性睡病呢?为什么那么多患者发病很久之后才被确诊呢?欢迎走进我们的医生访谈栏目,听医生来讲解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Q:上述两位患者得的发作性睡病究竟是怎样一种罕见病呢?

A:发作性睡病是法国医生Gélineau在年首次提出的一种罕见病,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这是一种患病人数极少的疾病,目前在我国患者组织“觉主家”明确登记姓名的患者仅有人,在我国十几个睡眠中心登记的病例加起来不足人。

Q:为什么那么多患者发病很久之后才被确诊呢?

A:发作性睡病相对罕见,据统计,我国发作性睡病患者发病高峰年龄为8-12岁,男性大于女性,且从发病到确诊一般要经历2-10年。

由于发作性睡病的罕见性,医院不具备诊断该病的能力,与此同时,许多更加常见的疾病也可以引起思睡,因此很可能造成误诊、漏诊,例如很多患者会被诊断为癫痫,相应的治疗也会带来一定风险。可见早期精准诊断非常重要,如有相关症状,患者可以寻求专业的医疗机构、平台的帮助。

Q:那么普通人该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可能得了发作性睡病呢?

A:发作性睡病主要症状为日间发作性过度睡眠、猝倒、睡眠瘫痪、睡眠幻觉,故也被医学界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包括白天发作性嗜睡、猝倒症、睡瘫症和入睡性幻觉四种类型。患者可以通过对照上述提及的各种症状,初步判断自己的情况:

白天发作性嗜睡:其表现为患者白天不可控制地犯困,随即进入短暂睡眠发作,也就是“秒睡”,而且不受时间、地点、活动情况的限制,尤其是在单调的活动里,如在阅读、听课、开会、考试、进食、发言、操作机器、驾驶车辆时突然进入睡眠状态。

猝倒症:有些患者在发病时,因不能自我控制而进入犯困、秒睡、发作性地晕厥的状态,此时极易伴随猝倒的发生。猝倒症表现为不由自主地垂头或者突然倒地,但是患者意识清醒,常由于大笑、发怒、紧张、疲劳或饱食而诱发。

睡瘫症:俗称的“鬼压床”,指人在睡醒后或入睡时偶然发生四肢“瘫痪”,意识清楚但不能发出声音或活动身体。这类患者往往伴有焦虑和幻觉。睡瘫症症状多在数秒至数分钟后得到缓解,但也有少数患者维持这种状态长达数小时。

入睡前幻觉:常表现为入睡前或觉醒后的生动的梦样体验,以幻听最为常见,也可能出现幻视和幻触。幻觉常常是生动的、不愉快的,可表现为像做梦一样的经历。常见的幻觉性体验为身处火灾现场、被人袭击或在空中飞行等。这些幻觉非常生动逼真,多是觉醒和睡眠转换时出现的梦,偶尔伴有全身麻痹、压迫感和恐惧感。这些幻觉比一般的梦更为可怕,因为这种梦境是在真实的(醒着的)环境中产生的,患者区分这种现实状态与梦境是十分困难的。

如有上述症状,医院进行进一步专业的诊断。

Q:医院对发作性睡病一般会进行怎样的诊断呢?

发作性睡病共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发作性睡病1型和2型。

发作性睡病1型即下丘脑分泌素缺乏综合征,也称为猝倒型发作性睡病,以脑脊液中下丘脑分泌素-1水平降低为重要指标;发作性睡病2型,也称为非猝倒型发作性睡病,其脑脊液中下丘脑分泌素-1水平无显著下降。

针对两种类型,诊断依据也有所不同:

1、发作性睡病1型诊断标准需同时满足/p>

(1)患者存在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和睡眠发作,且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以上。

(2)满足以下1项或2项条件:①有猝倒发作。经过标准的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检查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且出现≥2次睡眠始发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现象。②免疫反应法检测脑脊液下丘脑分泌素-1浓度≤皮克/毫升或正常参考值的1/3。

2、发作性睡病2型诊断标准需同时满足/p>

(1)患者存在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和睡眠发作,且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以上。

(2)无猝倒发作。

(3)标准的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检查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且出现≥2次睡眠始发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现象。

(4)脑脊液中下丘脑分泌素-1没有进行检测,或免疫反应法检测值皮克/毫升或正常参考值的1/3。

(5)嗜睡症状和(或)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结果不能用其他睡眠障碍所解释。

声明:本文作为医疗科普文章,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医院。

202131457p1H

参考资料:

子昂罕见病库-发作性睡病

第二届发作性睡病专家论坛-发作性睡病实例分析

齐鲁晚报-揭秘发作性睡病,开车、考试会突然睡着,无法自控!

朱勇峰-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带“困”生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