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www.bdfyy999.com/m/著名童话《小王子》中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随着年龄增长,很少人能再重温童年的感觉,所被牵动的无非是一首歌,一句玩笑,回忆尚未发酵起来便又归于平静,归于成年人的常态。即便是在童话里,小王子也不得不变化,变成一个无聊的大人。
《彼得·潘》同样是极富盛名的一部作品,由英国剧作家詹姆斯·巴利创作而成。最初在伦敦剧场公演,随后写成小说,一个世纪过去了,至今仍风靡世界。“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只有一个例外”,这是书籍开篇的第一句话,这个长不大的孩子就是主人公彼得·潘。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幻想过自己会飞行,自在地生活。彼得潘就住在这样一个靠飞行才能到达的梦幻岛上,这里有很多伙伴,有精灵可爱的花仙子,漂亮的美人鱼,还有海盗。这样的生活平静又刺激,小女孩温蒂来了,又离开了,当温蒂已经慢慢长大,彼得潘还是那个记忆里的小男孩。
工业革命时代的创作风潮——重返童年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这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旧有经验在新的环境下不再适用,知识体系同样如此,怀旧与感伤的情感体验成为主流,这同样反映在文学作品里。
当时的作家创作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以狄更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书写了童年的苦难与艰辛,如《雾都孤儿》。另一类同样着眼于重返童年,但从幻想性书写入手,意在呈现童年的绚烂色彩、荒诞色彩,如《爱丽丝梦游仙境》《彼得·潘》。
彼得潘是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小孩,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而飞行是人类亘古的渴望,二者结合,一个生气、活泼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在2~7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时期儿童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自我中心性,只关心自己,总想吸引别人注意力。
彼得潘也是这样,做事随心所欲,轻易地把孩子从家庭里带到梦幻岛上;喜欢玩假装的游戏,命令其他孩子假装吃饭、玩耍,并乐此不疲;彼得潘同样有着强烈的炫耀心理,在别人快掉到海里时才出手相救,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超技艺。这些纯粹的儿童特质,正是“返朴归真”,令读者动容之处。
从来没有反派,所有的皆是一个人的对立面
正如众多文学作品一样,恶人非恶,实则是一种矛盾,一种隐喻。
比如胡克船长,海盗的统领。胡克有着清晰的诉求,就是利益。当彼得潘与胡克打斗时,彼得一直遵循公平原则,当胡克落水时甚至伸出援手,胡克呢?自然是赢为上,趁机拉下彼得,这样的对立在书中比比皆是。事实上,二者不是互不相容的,不如说是一个人的集合体。当他还是个孩子时,善恶观源于本能和直觉,当他逐渐长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却只被利益点所驱使。
“傲慢无礼的年轻人,”胡克说,“你准备受死吧。”“阴险毒恶的家伙,”彼得回应,“看剑。”
达林先生是成人世界的另一面,沉重、劳累的一面。“第一个出生的是温蒂,接着是约翰,最后是迈克尔。”家庭又有新成员了,达林先生的担子又重了一点,开心的同时还想维持体面,于是一便士一便士地计算开支。彼得潘从不用担心这些问题,自在地飞来飞去,没有束缚。成人世界恰恰相反,心酸太多,无奈太多,花仙子、美人鱼都是空洞的意象,日复一日,生活的烙印又加重一分。
星星无比美丽,但它们永远置身事外,这是对它们很久之前做过的一件错事的惩罚。时间太久了,没有星星还记得那究竟是一件什么事。所以年长的星星变得愈发目光呆滞、寡言少语,但年幼的星星有时仍然会感到好奇。
人物跳出书本,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
很多作家会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进行写作,詹姆斯·巴利同样如此。在詹姆斯·巴利六岁时,他十三岁的哥哥大卫死于一次滑冰事故。大卫是他母亲最心爱的儿子,母亲因此伤心欲绝。为了让母亲高兴,巴利常常穿着大卫的衣服,模仿大卫的举动。有次母亲甚至将他认作了大卫,问道,“是你吗?”在母亲心中,大卫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而巴利扮演着停留在十三岁的大卫,这正是彼得潘的人物原型。
巴利与母亲的关系在书中同样有所体现,体现在彼得·潘与温蒂的关系上。当温蒂被海盗抓走时,彼得·潘爆发出了强烈的保护意愿,并且最终营救成功;当温蒂要回家时,彼得·潘非常想把温蒂留在梦幻岛上,但最后失败;当温蒂回到家与家人团聚时,彼得·潘在窗外目睹了这一切,难受、又无比向往。温蒂就像一个母亲一样,包容、引导着彼得·潘,而彼得·潘既渴望又拒绝的表现,也象征着巴利本人的矛盾性。
那天夜里他做了一场梦,在梦中他哭了很长很长时间,温蒂紧紧地抱住了他。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彼得·潘》经久不衰,多次被改编成电影。主人公彼得·潘的形象更是跳出书本,成为了流行的文化符号——彼得·潘综合症。渴望爱与关怀,却渴望被触碰;有着充沛的感情,却无法准确表达;孤独、焦虑,幻想大于行动。《彼得·潘》从生活里来,又去到了生活里。
在书籍结尾,孩子们安下心来,飞行能力也逐渐消失了。因为他们不再相信飞行这件事,彼得·潘呢?他和以前一模一样,长着一口乳牙,领着别的孩子去梦幻岛,“只有单纯、快乐、无忧无虑的人才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