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超级大国,为了捍卫超级大国的地位,不仅不断地发展*事,干涉其他国家的内*,还时刻握紧手上的金融屠刀,做好上前“杀敌”的准备。
从“斯大林模式”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被美国金融屠刀砍中的苏联,最后解体苏联之所以可以从一个落后的工业、农业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不得不说,离不开斯大林的领导。
但是这种“斯大林模式”的领导却夺走了苏联的个人能动性,使得国民经济始终停滞不前。
因此,到了20世纪80年代,面对停滞不前的国民经济,苏联共产*的上层达到了要对目前的苏联体系进行改革的共识。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使苏联尽快改革成功,剑走偏锋,选择了“新思维”的改革战略,参考了根本改变美国洛克式自由主义的经济*策——凯恩斯主义(从年前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直占据着宏观经济学教学领域的主导地位)。
凯恩斯在年发表了《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一文,转向了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明智管理的建议。
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主张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来摆脱危机,这一个主线受到了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度重视,并逐渐被各资本主义国家所接受。
同时,资本主义各国在危机期间采取的通过国家干预来缓解危机的措施,也推动了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成熟和完善。
凯恩斯提出的反危机理论,主要是针对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的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凯恩斯主义,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戈尔巴乔夫在看到凯恩斯主义在各资本主义国家当中的杰出表现,就依样葫芦,把凯恩斯主义运用到苏联的经济改革上。
再加上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实行改革的路线图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经济改革。
但是在推行经济改革一段时间后,戈尔巴乔夫发现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于是便认为是制度性“阻碍机制”影响了改革的深化,于是就决定清理“阻碍机制”,然后再实行“全面改革”。
而戈尔巴乔夫的根本性改革的出路在于“新思维”,即实行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然后最终实现“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
本来,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旧体制进行改革是达到共识后才实行的,但是戈尔巴乔夫的*治改革思维有点太“前卫”了,一开始就是公开性讨论,直接揭开“斯大林模式”的盖子,然后从思想上清理“阻碍机制”。
这对于意识形态一元化的苏联来说,通过公开性的大讨论,仅仅在一年内就形成了反共、反社会主义和美化资本主义制度、赞扬资产阶级价值观的舆论和思潮,多元论的冲击无疑是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因为在“斯大林模式”的苏联,国家权力集中体现在苏共的组织体系上。
而戈尔巴乔夫主张的公开性讨论运动不仅摧毁了苏共的道德基础,使得苏联共产*丧失了统治的合法性,同时还让美国的反共、反社会势力有机可趁。
戈尔巴乔夫眼看苏联的改革走向越来越差,在年7月,西方趁着戈尔巴乔夫希望同西方七国首脑会晤时,提出急需获得一笔巨额贷款以解燃眉的时机,提高了*治要价。
最后戈尔巴乔夫答应联盟中央与加盟共和国实行分权,如果加盟共和国要求退出苏联,联盟中央不运用武力;经济上全面自由市场化,并且加速实现全面私有化;*事上在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方面继续让步,以满足美国的要求。
但是,到了年8月,苏联共产*的一些领导人突然发动了*变,企图以此来终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程。
在8·19事件发生后,虽然美国一开始也是始料不及的,但是作为苏联的老对手,正是应了那一句老话:最熟悉你的人,往往正是你的敌人。
美国很快就理解了苏联8·19*变的意图,为了使得苏联的民主化进程变得更加躁动,加速苏联各方势力的解体。
当时在任的美国总统布什在8·19事件发生的当天就发表了讲话,指出苏联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变”行动是“超出宪法范围,并且超出了关于修改宪法的规定”的,甚至还强调了苏联当前的局势的是“令人不安的”。
为了彻底搞垮苏共,美国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右翼反共势力的一边,成为了搞垮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推动因素。
接下来,老谋深算的美国马上以此为借口,宣布“暂停”对苏联的经济援助。
在美国的金融屠刀的带头挥砍下,世界银行、欧共体以及一些西方国家也都紧接着宣布停止或冻结对苏联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这样的举措,对于当时身陷囹圄的苏联来说,绝对是雪上加霜的。
随后第二天,美国总统布什以强硬的态度干涉苏联内*,直接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地位,言下之意非常明显,就是支持戈尔巴乔夫继续搞改革,把苏联搞垮最好。
之后,鲍尔斯·叶利钦在代替戈尔巴乔夫领导苏联继续进行经济改革,提出了让苏联到现在还没有办法走出阴霾的自由市场改革。
面对来自全球的经济封锁,叶利钦授受了美国人开出的“休克疗法”药方,以至于停滞不前的苏联国民经济从此进入更加无情的倒退时期。
这把来自于美国的金融屠刀,就这么无情地把苏联的经济彻底搞垮了,而苏联也无可避免地走向了解体。
在美国的金融屠刀面前,只要有利益,就连“同盟小弟”日本也不会放过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经济发展肯定会因为战败而受到挫折,但是得益于美国的援助,日本的经济发展虽然发展缓慢,但是也逐渐得到恢复。
从此以后,日本就坚定了给美国当“小弟”的立场。
到了年,朝鲜战争的爆发,给“美国小弟”的日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
日本作为联合国*的战略后方,大量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而一些运输成本太大的物资就直接在日本生产。
为了满足联合国*的战略需求,日本经济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转了起来。
到了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给日本经济带来的损失,基本上已经消失不见了,恢复元气的日本经济,一鼓作气,发展迅速。
到了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正处于*金时期,很多低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不知不觉中,日本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阶段,尤其是苏联改革失败后,小小的日本居然悄悄地紧跟在“大哥”美国的身后,日本的GDP达到了美国GDP的一半。
眼看小日本的尾巴又要开始往上翘起来,就在日本人坚信假以时日可以赶超美国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却不知道美国的金融屠刀早已对准了小日本的腰腹部位,这一刀下来,小日本不死也残。
果然,当美国的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的亿美元时,美国切身感受到来自日本的强大经济威胁。
面对日益增长的贸易赤字,美国利用对日本的控制能力制订了一个完美的打击日本经济的行动。
从表面看,好像是贬值美元来达到加大出口的进程,但实际上,图谋的是日本的财富。
因此,在当时的情形来看,美元兑日元贬值的要求可以说是十分合理。
于是在年9月的“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兑美元的比价就开始了“合理”的跳楼式下降,先是在3个月的时间内就从日元降低到日元,之后到了年再降低到日元,年进一步降低到日元。
短短两年时间内,日元兑美元的比价就从日元,降到日元,降幅达到%,也就是说日元在短短两年升值幅度翻了一倍之多!
在美国这波以美元贬值来换日元升值来达到贸易平衡的金融阴谋下,不仅减少了美国从日本大量进口的情况,加大了美国的出口贸易,缓解了美国对日本的财*赤字,还蒙蔽了日本人的双眼,在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日本后,使得日元不断升值。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赢利稳定、变现方便的特点的热钱进入日本以后,迅速进入了日本的股票市场和土地市场,使得日本的股票市场和土地市场热得发狂。
同时,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来限制和打击日本的出口企业。
在年,以美国为首的四国达成了协议,禁止日本的9种钢铁商品进入美国市场。
在年,为了解决日美彩电的摩擦,美国*府又要求日本*府自动约束出口,使得日本被迫采取对美出口的自动限制措施。
在美国的一系列经济封锁措施下,蒸蒸日上的日本经济很快就出现了问题,但是日本就算发现了问题也没有办法去解决,只能继续寻求美国的“帮助”。
而利己主义的美国当然不会好心帮助日本渡过自己一手造成的经济危机,因为美国的金融刀只是刚刚抬起,还没有砍下来呢。
于是,美国建议日本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的发展,而听话的日本就开始降低利率,加大国内建设。
同时,日本*府为了刺激内需,大幅降低利率水平,给予房地产行业很多优惠*策。
这时,不断地进入到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热钱,自然就起到了抬价的作用。
日本的老百姓在存钱利息下降和房屋价格不断上涨的局势下,自然入了局,不断地把自己手上的钱投入到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使得日本的股票总市值在年年底到年年底的4年时间里,涨了3倍之多!
与股票市场一样热的,还有日本的土地市场,随着土地价格的接连翻番,到了年,日本土地总市值居然达到了美国土地总市值的5倍之高,要知道美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由此可见,当时的日本土地市值单价,可以说是寸土寸金也不为过。
随着股票市场和土地市场的连续升温,日本人也着实体现了一把一夜暴富的感觉。
从很多日本企业着急地去分蛋糕,再也无心做实业开始,日本的经济到此为止,可以说是彻底进入到了泡沫经济的陷阱当中。
在日本一夜暴富的对比之下,美国的股市就显得十分惨淡了。
在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创下了当时的历史最大暴跌纪录。
但是此时的美国却没有马上进行经济危机,美国的金融界反而借着日本宽松的金融*策大量潜入日本,为日后赚取日元升值所产生的巨大利润埋下了“吸血”的种子。
之后,眼看日本的股市和房市都已经被炒热得快到爆炸了,日本央行不得不实行宏观调控,推行货币紧缩*策,把日元的利率上涨到6%。
随着日元利率的上涨,大量的热钱马上从日本股市和房市撤离,日本的泡沫经济马上就破了,开始了漫长的经济萧条阶段。
而美国作为日本泡沫经济的始作俑者,一点也没有顾及与日本的“兄弟”情谊,金融屠刀说砍就砍,几乎把日本直接绞杀掉。
美国的金融屠刀,如今正对着全面起飞的中国
对于美国来说,中国的崛起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的制约反而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压力。
虽然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而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但是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一国两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到质和量的飞跃。
虽然中美两国的*治体制截然不同,但是在经济领域里,中美两国却有着极为相似的深层逻辑。
尤其是在对经济防范系统中的金融风险的警惕性,中美两国的步伐出其的一致。
都是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因此,如今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金期,美国为了阻止中国的崛起,必然会举起金融屠刀,对准中国。
面对美国如此霸道的金融制裁法案,中国自然不会大而化之、听之任之,更不能麻木不仁、不当回事、甚至是无所作为了。
尤其是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美国的金融战早就把苏联打垮、几乎把日本绞杀、一些阿拉伯地区国家甚至还因此惹来了美国大兵。
如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贸易市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全世界都不敢轻视的事实。
当大资本家唐纳德·特朗普一上台成为美国总统,马上就迫不及待地向中国“宣战”了。
再加上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增加,美国为了对中国在技术和产业领域进行围堵,在年年初,美国就以缩减贸易逆差为理由,对中国发起了 。
在年3月8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的钢铁和铝制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打响了中美 的第一枪。
之后,随着“报告”(年3月22日由美国贸易代表公布《中国贸易实践的条款调查》)的公布。
在年4月4日,美国又对种价值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第二天(4月5日),特朗普又要求美国贸易代表考虑加征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的关税,使得中美 进一步升级。
出于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报复,年3月23日,中国*府毫不示弱,公布了价值30亿美元的加征关税的美国产品清单。
后面的“报告”公布以后,中国也迅速应对,宣布了对种价值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包括大豆和波音飞机在内。
之后在4月5日,中国针对美国的关税回收而采取的“措施”和“措施”,使得中美 直接升级到要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
为了解决中美贸易之间的摩擦,在年5月2日启动了第一轮中美谈判,虽然双方陆续了三轮谈判,但是到年6月15日为止,双方在谈判过程中所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均以失败告终。
之后,中美双方就贸易关税的加征问题不断对抗,而特朗普不仅没有因为中国的对抗而有所收敛,反而隐隐表露出越来越明显的霸权主义。
为了表明态度,中国在年9月,中国*府向WTO提出了贸易报复的授权申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也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对中美经贸关系的事实以及此次 中美国*府体现的贸易保护主义、贸易霸凌主义等观点作出了详细的说明。
如今中国早已不是30多年前面对美国轰炸中国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馆,而无法作出任何实际反击,只能像哑巴吃*连一样,把苦都埋藏在心里。
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下,中国与美国的距离逐渐缩短,即使美国把金融屠刀对准中国的胸口,中国赫然早已穿好了盔甲,不会轻易被美国的金融屠刀所伤。
再加上,中美 的打响,虽然短期内对中国的影响产生的影响很严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的进出口企业,但是美国的贸易保护壁垒最终堵住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的出路。
因为如今经济全球化,美国虽然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进出口市场,但是对于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品来说,没有了美国市场,还有其他市场,而中国对于美国来说,却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消费高端产品的市场。
因此,这场声势浩大的中美 ,实际上只不过是特朗普一个人为了创造自己是美国经济奇迹的创造者而产生的小丑戏而已。
再加上,对于美国挑起的 ,中国不仅正面反击,甚至还“借题发挥”,一边制定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报复反击方案,一边向全世界,特别是向美国人民讲清楚特朗普发起中美贸易摩擦的危害性,同时还号召世界各国共同反对美国实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由于中国客观公正地指出了特朗普这种无端挑起中美贸易摩擦、带头破坏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行为,是极端不负责的利己主义,不仅阻碍了中美两国的友好经济合作关系,还损害了美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中国的这一番措施,是真的拿捏住了美国的七寸,让一向以全球大国为骄傲的美国人一下子就改变了对这场中美 的看法,而特朗普作为美国总统,在美国的支持率一下子就下降了不少。
尤其在中美 的持续升级下,不仅会使中美两国同时受到损伤,同时也对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不少冲击。
再加上,如今的中国早已摆脱积贫积国的形象,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中国在面对美国的贸易封锁,不仅有足够的底气正面反击,还可以通过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创新技术、升级产业,来推动国内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美国的金融屠刀很可怕,在上个世纪不仅搞垮了世界大国苏联,使之走向解体;还差点把日本绞杀,如今还处在泡沫经济爆破后的经济萧条后遗症里。
但是如今,当美国的金融屠刀对准中国,反而成为了一把双刃刀,杀敌不足一千,反屠自己八百。
参考文献:
田国立主编.经济金融焦点问题[M].
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著.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怎么办[M].
-END-
作者:妍开
编辑:朵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