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血压在中青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的评价和治疗仍未达成共识。今年10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第10届委员会高血压专家组制定的《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共识》在IntJClinPract正式发布。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针对中青年血压管理的共识性文件,旨在为中国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的管理提供指导建议,加强中青年人群血压的控制和管理,从而有效减轻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负担。现摘录核心要点,以飨读者。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新的信息
对于中青年人群,共识建议使用包括动态血压监测(ABPM)、家庭血压监测(HBPM)在内的血压测量方法准确诊断高血压;在起始治疗前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长期风险;血压靶标/90mmHg(如果可以耐受,或者有相关合并症的患者,靶标应为/80mmHg)。
生活方式干预是关键,应及早开始。
药物降压策略应个体化,并应考虑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管理,如吸烟、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
医生应鼓励患者自行监测血压,并与医生分享数据,以便进行药物调整,提高用药依从性。
流行病学
研究表明,高血压前期(血压-/80-89mmHg)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尤其是中青年人群。我国的队列研究发现,65%的血压为-/80-89mmHg的35-59岁的受试者,在之后的15年随访中血压会>/90mmHg,且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01倍。为期31年的芝加哥心脏协会工业研究检测计划,在年轻受试者中同样观察到类似的心血管风险。
另外,我国中青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亟待改善。-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显示,>60岁、45-59岁及18-44岁男性(女性)的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为52.1%(62.0%)、37.9%(51.3%)和20.8%(38.0%)。其中,44.2%(54.5%)、29.8%(43.2%)和12.0%(27.3%)的患者进行了降压治疗;11.7%(14.8%)、8.0%(9.9%)和4.3%(9.1%)的患者得到了控制。中青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低于≥60岁的老年人群。
病理生理特点
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容量超负荷及大动脉硬化的特点不同,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外周阻力增高,但多数患者动脉弹性未见明显异常。
交感神经系统(SNS)的活性增加是中青年高血压的重要机制。早期血压升高常伴有心率升高(SNS活化的生物标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对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
根据中青年高血压的这些病理生理学特征,β受体阻滞剂对SNS的抑制作用,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对RAS的抑制作用,可能有助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
高血压的临床特征
无典型症状:除少数患者有恶心、头疼等轻微症状外,多数无明显症状;
多数为轻度高血压;
舒张压升高较为常见;
超重/肥胖及合并代谢异常的患者比例高;
家庭血压监测比例低;
治疗依从性差,血压控制率低。
高血压的临床评估与诊断
大多数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被归类为原发性高血压;据报道,继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5%。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之前,必须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肾脏疾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特别是在2级及以上高血压的年轻患者(40岁)中。此外,准确的血压测量和起始治疗前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对年轻、中年和老年患者同样重要。
1.血压监测
准确的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的基础。除常规的诊室血压测量外,近年来诊室外血压测量(如ABPM和HBPM)受到指南的积极推荐。在我国ABPM尚未被广泛应用,城市地区HBPM的使用率有所增加,但是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目前,诊室血压测量仍是我国高血压诊断的“金标准”。然而,其不能准确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两种高血压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较常见。因此,对于新诊断的诊室血压值较高的患者,建议使用ABPM或HBPM进行确诊。此外,积极使用HBPM,并进行自我检测了解血压的动态变化,从而有助于消除惰性,改善血压控制。
2.整体心血管风险评估
与老年人群相比,大多数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持续时间短,早期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HMOD)和并发症较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多为低-中度。然而,尽管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短期(5-10年)心血管风险不高,但长期(10年)和终生心血管风险较高。
对美国>55岁无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的调查(例)显示,高血压患者的终生心血管疾病风险为42%-69%,而血压维持或降低到正常范围内的患者仅为22%-41%。
瑞典大型队列研究(男性,平均18.4岁)中位随访24年显示,血压(尤其是舒张压)与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近20%的死亡可归因于舒张压增加。
基于China-PAR项目而开发的ASCVD风险评估模型可用于中青年人群高血压和心血管风险的管理。
3.其他检查
患者应常规进行尿分析、血糖、血脂、电解质、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基于指南,应考虑评估患者的HMOD风险,如左室肥厚和微量白蛋白尿。
抗高血压治疗
图1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流程图
1.降压目标
目前,关于最佳的降压目标值仍存在争议。美国指南将降压目标值从/90mmHg下调为/80mmHg。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建议所有患者的降压目标为/90mmHg,如能耐受则可降至/80mmHg。
因此,对于无并发症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90mmHg;如能耐受,大多数患者可进一步降至/80mmHg。对于合并糖尿病或心衰的患者,降压目标为/80mmHg,或按照相关指南进行个体化管理。
2.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指生活方式干预,其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生活方式干预是降压治疗的基础,无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都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减缓高血压进展,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
限盐(6g/d),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新鲜水果、蔬菜和豆类)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控制体重:体质指数(BMI)24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戒烟并避免二手烟;
限制每日饮酒量:男性25g/d,女性15g/d;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或游泳等,每日运动30min以上,每周5-7次;
减轻精神/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心理医生。
3.药物治疗
对于患有轻度高血压(/mmHg,1级高血压)的中青年患者,若进行数周的生活方式干预后仍未充分降低血压,则应起始药物降压治疗。
对于血压>/mmHg(2级或3级)或合并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药物治疗。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物应作为首选。
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常用的五类降压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ACEI、ARB]可作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初始用药。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可作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若心率>80次/分,可优选β受体阻滞剂;若心率≤80次/分可优选ACEI/ARB。
在进行联合用药时,2-3级高血压患者可首先进行两药联合,优选ACEI/ARB或β受体阻滞剂+CCB/噻嗪类利尿剂,或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优选复方制剂)。如果两药联合治疗后血压仍未达标,则可进行三药联合,如ACEI/ARB+CCB+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CB,或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
值得注意的是,RAS抑制剂(ACEI或ARB)具有致畸风险,计划怀孕或有生育潜力的青年女性应避免使用,此时可优选β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可作为首选。
此外,对于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冠心病或心衰的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相关指南选择适当的抗高血压药物。
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管理
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综合评估和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一级预防策略,其包括戒烟、控制体重、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表1),以及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控制。
表1高血压患者的LDL-C水平和治疗目标
在心血管二级预防中,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获益明显大于出血风险,此时阿司匹林被一致推荐。然而,阿司匹林是否适用于心血管一级预防,以及适用于哪些患者尚存争议,直至ARRIGHT、ARRIGHT及ASCEND试验的发表。根据最新证据,美国一级预防指南对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提出了谨慎的建议。一般来说,阿司匹林(75-mg/d)仅适用于有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二级预防,或40-70岁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但在一级预防中出血风险不增加的患者。
7大推荐要点
1.鼓励使用HBPM来确诊高血压。
2.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筛选及整体心血管风险评估。
3.所有患者的降压目标应/90mmHg,如能耐受大多数患者的降压目标应/80mmHg。对于合并糖尿病或心衰的患者,应根据相关指南进行个体化的血压管理。
4.提倡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作为高血压管理的有效手段。
5.对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初始用药可选择五种常用降压药物的任何一种。由于SNS或RAS激活在中青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因此β受体阻滞剂和RAS抑制剂(ACEI或ARB)可作为首选用药,以有效降低此类患者的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其中,β受体阻滞剂更适用于合并心率增快、冠心病或心衰的患者,ACEI或ARB则更适用于合并代谢紊乱或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此外,ACEI或ARB也被推荐用于冠心病或心衰患者,优先级与β受体阻滞剂相同。
6.对高危患者,包括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2级或3级高血压患者,或单药治疗无效者,可进行联合治疗。建议优先使用ACEI或ARB联合二氢吡啶CCB或噻嗪类利尿剂,也可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与CCB或利尿剂(代谢紊乱者应谨慎使用)。对于舒张压和心率均升高的患者,也可联合使用ACEI/ARB与β受体阻滞剂。不建议联合使用ACEI与ARB。
7.对于合并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应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和治疗策略。
医脉通编译自:JingLiu,XinzhengLu,LuyuanChen,YongHuo,OnbehalfoftheHypertensionGroupofthe10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