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亿欧网
作者:肖伞伞
亿,一个足以让医疗器械板块股价长红一周的数字。
9月中旬,国常会决定,对医院、高校、职业院校等九大领域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策,中央财*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公开资料显示,中央贴息贷款总体规模为1.7万亿元,其中亿元流入医疗设备更新。
据悉,*策面向符合区域卫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资金使用方向则涵盖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
作为医疗器械四大板块占比最高的部分,医疗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在年已达到亿元,利好消息足以带动整个器械板块的狂欢,在10月的多个交易日掀起涨停潮。
“医疗器械触底反弹,市场进入修复状态。”医疗投资人刘清风向亿欧大健康指出。医疗器械整个行业本身具备刚需属性,有着良好的增长逻辑,之前因为集采被错杀的预期重新打开。
各大厂商也迫不及待推出自己的方案,西门子、万孚生物、华大智造、康润生物等公司纷纷响应。截至10月11日,各省市公开的已落地贴息金额约为.55亿元。
医院而言,这笔贷款不亚于“及时雨”。医院造成了不小冲击,如何以较低成本更新医疗设备成为不少医疗机构的困扰。此次中央财*补贴后贷款利息不超过0.7%,贴息期限为2年,医院购买万的医疗设备,按照0.7%的贴息贷款利息计算,一年至少省下25万利息。
“10医院就基本完成相关工作,设备清单已经上报主管部门。”医院总会计师向亿欧大健康欣喜分享工作进展。寒气侵扰的民营医疗机构也抓住机遇,大批次地申报大额贴息贷款项目。
医疗机构与产业端迎来了一场普惠春风,暖意融融中,哪些赛道将首先备受追捧?医疗机构又要有哪些清醒的认识?
01
医学影像设备备受热捧
“医院靠进口设备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医院院长朱夫感叹道,从设备投资效益分析考虑,医院更愿意购置性价比高的国产设备,不过,设备的先进性、患者需求、医院的技术水平发展与品牌效应也会纳入考虑之中。
医院总会计师刘宏伟向亿欧大健康指出,医院医院,优先考虑诊疗、临床检验、重症设备;大型和医院除了上述设备外,还会将科研转化列为重点采购。但是,医院以及骨科学科、神经内外科学科、心医院,康复设备则为购置重点。
德邦证券的调研结果显示,此次贴息贷款的采购需求主要集中在医学影像设备(PET、CT、MR、DSA、彩超等)、内窥镜、放疗设备,以及常规设备如IVD仪器、监护仪、心电图机、麻醉机、呼吸机等,其中价值量较大的影像设备、内窥镜占据主要的意向需求。
医院购置MRI或医学影像设备,主要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该类设备的投资回报率高,资金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好;另一方面通过这些高新设备可以医院就医。
“没有了大型设备,医院就会失去对患者的吸引力,导致难以生存和发展。”他分析到,医院的品牌是基于患者内心的吸引力和向往力,是医院重要的无形资产,其最大的权利便是收费权。医院品牌价值的三大核心支柱是高效优质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便捷的就医流程、合理的收费价格。“如果没有大型设备,医院就失去了前两个支柱,收费权也无从谈起。”
此外,年伊始的医疗新基建扩张浪潮,也助推了医疗设备的放量。
对MRI或医学影像设备的痴迷,医院追求现金流的完美体现。盈利、医院不得不仔细打好算盘,把钱花到刀刃上——医院实现最大效益,医院就购置它。
常规而言,超声、核磁、CT、医院医院创收撑起了半壁江山。尤其是检验科,医院重要的利润中心。
不过需要当心的是,DRG/DIP医院的创收形态。
年DRG付费国家试点便已开展。依照国家医保局的规划,年底,DRG/DIP支付方式将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
不同于以往按照服务项目付费,DRG/DIP付费为病种划分了收费天花板,医院进行提质控费增效。
“在DRG/DIP支付模式下,检验科有可能会转变为成本中心。”刘宏伟提醒,医院会通过购置检验仪器来提升整体的检测能力和检测效率,但是,当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面实施以后,医院对于这些设备购置的内在动因和冲动就会大大降低。
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已发文要求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体系。如果检查和检验科室从利润中心转变为成本中心,医院就会减少彩超、检验、核磁、CT此类设备等的购置,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库存,构建DRG/DIP支付模式下轻资产运营模式。通过检查检验收入的“减”与医疗服务类收入的“增”,实现有效产出的最大化。
内窥镜赛道或在这一背景下持续走红。“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是衡量医疗设备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尺。”他指出,内窥镜广泛运用于消化内科、呼吸科、普外科、耳鼻喉科、骨科、泌尿外科、妇科等科室,诊断和治疗效果都非常显著,医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的要求。如企业需要融资,医院也需要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吸引力。
更为实际的是,内窥镜收入属于医疗服务类收入,医院绩效考核明确要求增加的收入和需要提高的比例。考高分的诱惑下,医院自然乐意购置内镜,且前景明朗。
市场业已验证了刘宏伟的分析,内窥镜是10月初二级市场股市中走势最强的细分板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澳华内镜都曾迎来高光时刻。据华经市场测算,年我国内窥镜市场规模约为亿元。此次贴息贷款进一步助推内窥镜放量,行业天花板被不断拉高。
02
医院可不会随便买买买
尽管贴息贷款火热,医院仍需对自己做一次冷静地审视。
“对医院而言,如果通过贷款购置设备没有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经济运营状态长期得不到改善。贷款期限到了,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贷款,这就是最大的风险。”刘宏伟向亿欧大健康道出了另外一种思考。
简而言之,医院还是要量体裁衣,适度购买设备,权衡自己能否按时偿还贷款。
国家卫生健康委曾在7医院“国考数据”:年家参评三级医院中,43.5%的医疗盈余为负;家参评二级医院中,医院出现亏损情况。
医院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管理分会副会长余小宝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以来,已有多家医院破产倒闭。
贴息贷款*策的出台,颇有点雪中送炭的意味。囊中羞涩的医疗机构们,终于有机会以较低成本增添医疗设备。医院购买万的医疗设备,按照0.7%的贴息贷款利息计算,一年至少省下25万的利息。乐观预计,随着设备、人力的增加——医院接诊能力提升——医院收入,医院现金流。这样的正循环,企业、*府、医院自然乐见其成。
如俗语所言,“穿不穷吃不穷,估算不到一世穷。”合理编制医疗设备清单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刘宏伟介绍,一般而言,在编制采购设备清单时,医院各个科室在本科室进行讨论,全科医务人员参加,主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学科建设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三分之二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同意才能通过并做好会议纪要,由各个科主任、副主任、分管院长签字后,报送医学工程处。
其次,医学工程处组成专家组进行论证、打分,按照分数的先后顺序排序,报院长办公会议和*委会通过后,采购设备清单生效,进入下一程序。
对设医院成本控制的利器之一,医院规模体量、营收、现金流、设备条件、科研能力等大不相同,医院是否具有投资空间及偿还本金的能力成为考虑要点之一。
一份网传院长调研记录显示,大型医疗设备中,CT的回本年限在3—4年左右;磁共振的回本年限要在4—5年甚至更长;超声设备的回本年限在1—2年左右(诊断类),治疗类时间要更长一些。
现金流较为紧张、运医院,还是要理性消费。虽然贴息贷款,但钱还是要还的,医院的投入与维护费用。
更何况国家卫生健康委于年、年分别启动三级和二级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将“资产负债率”作为监测指标,引导医院合理控制负债。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更是发文,明确提出将“无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非流动负债的医院占比”纳入评价指标,禁止医院举债建设和装备。
种种因素,让医院按捺住内心激动,仔细审视自身发展能力及需求,再决定怎么接下这个“大礼包”。即便搭上这趟*策顺风车,医院也得时刻追求盈亏平衡,警惕头上的资产负债率考核。
“医院省下一笔不小的财务支出,但购置需求一要考虑采购计划,调整货款额度,二要考虑货款难易,特别医院,可能更愿意得到这次的帮助。”朱夫说道。
03
市场或将持续收益
购置需求虽然谨慎,但医疗设备的增量空间已然被撬动。
有专家透露,医院申请的设备投入在万—万元左右;医院设备投入约在万—1亿元左右;医院的设备投入在万—万元左右,若有新的项目建设,可能会有更大需求。
千亿增量市场蓝图已徐徐展开,多个利好*策叠加,提高了市场对医疗器械的预期,相关个股一路狂飙,市场肉眼可见地热乎起来。10月14日,一个普通的周五,A股整个医疗器械板块收涨9.18%。
一时风头无两的医疗器械板块,不免让人心中打鼓:到底还能景气多久?
中信证券信心满满地写道:在年第四季度,此次贴息贷款*策将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公司的现金流改善,年第一季度将看到增量订单贡献。未来半年,医疗设备板块预计将持续受益于该*策。
“医疗设备本身就是业务非常平稳的行业,长期发展态势较为乐观。”刘清风评价道,这个行业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多家企业每年收入、利润均处于双增长状态,此次在贴息贷款、集采预期利好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板块迎来修复期。
从全球来看,年影像设备、放疗设备、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医学设备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美元级别,为企业端提供足够高的发展天花板。
医械一哥迈瑞医疗于10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经初步测算,第三季度迈瑞医疗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79亿元,同比增长约20%,预计归母净利润约28亿元,同比增长约20%。另外在调研记录中,迈瑞医疗自信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已上报超过亿元的医疗设备贷款需求,预计和公司产品相关的贷款需求将超过亿元,极大提升了业绩目标达成的确定性。”
医学影像设备中,强势打破GPS(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垄断的联影医疗,两年半赚超30亿。而灼识咨询预计,年市场规模将接近亿元,市场增量空间仍大有可为。
国内内镜王者开立医疗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6亿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超六成。10月18日,该公司指出此次贴息*策将会明显促进欠发达地区、医院的采购积极性,为整个行业带来增量订单。
各细分赛道的吸金能力已可见一斑。而老龄化加深、疾病高发、医疗需求释放等多个利好因素下、国产医疗设备的巅峰时代还远未到来。
不过高端产品的进口依赖仍然存在,如高能放疗设备领域主要被瓦里安(已并入西门子医疗)和医科达两家巨头垄断,上游核心元器件环节也面临“卡脖子”的风险。随着需求端持续爆发,国产替代加速,医疗设备的景气度也将逐步渗透每个细分领域。
“医院有钱了,所有设备厂商都会受益。”刘清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