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的人,若有“这些感觉”,或是它有点“变硬”,1物养肝。
50多岁的王先生,自从在10年前检查发现“大三阳”后,就一直规范调治。生活上也比较注意,饮食、生活很规律,戒了烟,基本上不喝酒。
经过几年的调治,“大三阳”降级成了“小三阳”,这让王先生放心不少。
但今年体检时,发现王先生的肝脏出现了一个大约2cm的“阴影”。医生通过经验与王先生交流,鉴于王先生以往的病史,综合判断是肝有点“变硬”了。
这个结果,令王先生感到非常意外:肝变硬怎么来得如此悄然无息?自己平时已经很注意了,怎么就是突然出现了呢?
一般来说,是导致肝变硬的重要因素,就是病*感染。而病*感染后的炎症,几乎是肝变硬的“温床”。
有研究显示,大约80%-90%的肝变硬的人,都有病*感染发炎的经历。
肝硬化的出现虽不限于年龄,但是在40~49岁这个年龄段是最为多见的,男女之比大概为3~5:1。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提心吊胆地预防肝硬化,它有一定的高发人群,除病*性肝炎、肝硬化的朋友外,以下4类人也需要特别注意。可以说,这4类人也容易被肝硬化“盯上”:
1、有家族史的人:
这里要先澄清一下,肝变硬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遗传病”,简单地由父母遗传给孩子。
肝变硬的遗传性被称为“家族聚集现象”。这是因为他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大都相近,而且也更有可能会造成病*的交叉感染。所以,很多肝有点变硬的人,他们的直系亲属中也多有肝硬化者。
2、常食发霉食品的人:
有些人非常节俭,一些食物发霉了也舍不得丢掉,而是选择去掉发霉的部分继续吃掉。殊不知,发霉的食物中含有一种强致癌物——*曲霉*素。
*曲霉素最容易侵害的部位就是肝脏。久而久之会造成肝脏病变,导致肝变硬。
它广泛的存在自然界中,花生、玉米、稻谷、坚果、水果等,都是它最好的繁殖场所。如受潮、通气不当、放置时间过长,都会为*曲霉*素的产生创造有利的条件。
3、嗜酒如命、生活环境不佳的人:
长期喝酒的人容易发展成“酒精肝”,在此基础上,也有机会让肝逐渐变硬。
此外,如果身体长期受到化学物质和药物的刺激,也是很容易伤害到肝的。如常暴露于氯乙烯、无机砷的职业人员,长期服用某些药品等等,都会大大增加肝不好的机率。
而且,肝不好、或者变硬也是有一定的区域性。据统计,华东、华南和东北地区的发生率,就要明显高于西北、西南和华北,沿海地区明显高于内地。
4、过了40岁更要注意:
肝有点变硬常见于40岁以后,分别是40岁以上男性和50岁以上的女性,其中男性比女性出现的几率要更高一些。
若身体出现3种表现,或是肝有点变硬了,应趁早去检查,别耽误。
1、经常腹痛:
钟伟主任强调,肝区疼痛是肝不好的常见表现。这种疼痛多为持续性的钝痛,当肝有单变硬时,再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痛,就要开始当心癌变了。
疼痛的部位多位于右季肋部或上腹部,也可在左季肋部、下腹部和背部,但很少牵涉到右肩部。
2、出现发热:
多数患者都会出现发热。这是因为肝细胞变性受损时,会释放出一些能升高体温的物质,从而出现发热。一般都是在37.5℃~38℃左右,偶尔也会出现39度以上的高热。
这种发热又是会和普通的感冒高烧混淆。如果是肝不好引起的发热,一般的退热治疗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如果发热反反复复,就要当心肝有点不好了。
3、消化道症状:
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胀等,多是因为肝功能异常引起的。时间久了,身体就很容易因为营养不足、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能量缺乏,引起消瘦,乏力的症状。
一旦肝有点变硬了,平时就要特别注意护理。王先生有个当护士的女儿,就一直叮嘱父亲要记住“护肝”的3个好习惯:戒酒、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定期体检。
除了改善生活、饮食习惯之外,还会嘱咐王先生在饭后喝一支甘葛婆婆丁口服液。
这是采取苦荞麦、葛根、枸杞子、甘草、蒲公英等药食同源食材,利用萃取、提纯技术,经益生菌发酵后制成的饮品。
这些药食同源食材,具有良好的养肝护肝成分,例如:糖原、氨基酸、维生素等等。
经益生菌发酵后制成的饮品,相比传统的熬、泡、煮等工艺,吸收利用了会更高。
当人体摄入这些物质,就会有助促进新陈代谢的能力,增强肝的解*、代谢能力,清肝养肝,从而调理肝变硬。
肝养好了,饮食消化也会逐步变好,机体能获得更多的营养素,抵抗力也就逐渐强大起来。这个趋势,才是健康长寿的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