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性格都是不尽相同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的用来形容性格的词有开朗、乐观、活泼、内向……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大众的观念里,有一些性格被认为是“不好”,如害羞、内向等,希望尽可能地改变孩子的性格,让孩子从内向变成开朗,从害羞变得大方。然而,对于家长而言,与其想尽办法去改变孩子的先天的性格倾向,我们更应该做到的事情是接纳、尊重和引导。
本期科普,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斯伯格综合征,一起聊一聊这些不被大众理解的“天才小孩”。
一、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什么?
在先解读这个概念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小男孩壮壮今年5岁,在幼儿园里读中班。在班级里面,壮壮的表现看上去“十分听话”,这种听话指的是,在班级里别的小朋友都聚在一起玩游戏的时候,壮壮一般会选择一个人安静的坐在座位上看书,不管是小朋友们一起吃饭,或者是上课,壮壮基本都可以自己完成,不用别人操心。用老师的话说,这是一个十分让人省心的小孩。在家里面,壮壮也不像同龄的小男孩一样调皮,只要条件允许就会一个人看看新闻联播,读一读妈妈买回来的绘本。故事看到这里,你会不会以为这又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毕竟这个看上去这么听话懂事的孩子,谁会不喜欢呢。
但是这个故事远远没有那么简单,我只讲了这个故事的前一半,在幼儿园的壮壮虽然“十分听话”,但对于自己的东西有很强的归属感,无论是自己喝水用的小杯子、吃饭用的小碗,又或着是自己从家里带回来的小零食,这些属于壮壮的私人物品,别人一下都不能动,如果有人动了壮壮的东西,那么壮壮就会立刻变得大喊大叫,情绪十分激动。在家里的壮壮也同样,当爸爸妈妈和壮壮一起讨论绘本的时候,壮壮表现的就像一个“大人”一样,能够滔滔不绝的和家里人说自己在绘本上看到的知识,但是如果爸爸妈妈一旦想转换话题,壮壮的情绪就会表现的十分激动,不仅会一直缠住爸爸妈妈,和他们连续不断的讲述刚才他们一起讨论的话题,还会伴随着大吵大闹等行动。时间久了,爸爸妈妈发现壮壮的表述和别人很不一样,与其说是一家人一起聊一个话题,更确切的说法是,壮壮在进行一场“演讲”,爸爸妈妈就是他的观众,在这场演讲里,壮壮全心身都投入了进去,和爸爸妈妈一点都没有互动,完全不会理会外界的交流。壮壮的情况后来经过医生的诊断,就是一种典型的阿斯伯格综合征。
年,HansAsperger首先提出了这个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个最初叫做“孤独症样精神病质(autisticpsychopathy)”的心理疾病,就成为了现在的“阿斯伯格综合征”,以幼儿为例,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不善于与人互动,表达自己愿望时直接生硬,言语经常离题,狭隘的兴趣和刻板局限的行为,对不感兴趣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