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注重心理疏导攻下重症堡垒南方新闻网
TUhjnbcbe - 2025/3/16 3:24:00

年逾六十重症患者病情加重,但意识清醒、仍可进食,是进行有创插管通气,还是继续无创氧疗?重症患者情绪一度崩溃,感觉治愈无望,如何让他消除恐慌,重建治愈信心?

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重症患者救治是重点,也是难点。截至3月6日,阳江14例患者全部顺利出院,其中有3例曾是重症患者,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重症组组长周敦荣全程参与对3例重症病例的救治。她和同事们一道,与时间赛跑,帮助患者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两周24小时轮班守护

助重症夫妻度过危险期

1月23日凌晨,阳江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并在当天确诊。医院作为该市医院,马上成立综合病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并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医疗团队,该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周敦荣临危受命,出任综合病区主任和医疗救治重症组组长。

作为一名有着24年党龄的党员,周敦荣曾担任年禽流感疫情重症治疗组组长,这一次,她又站到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年过六旬的孙先生和刘女士是该市收治的病情最严重的两名患者,二人为夫妻关系,1月25日入院,2月3日转为重症病例。

2月8日,刘女士病情加重,部分指标已达危重型,情况十分危急。当晚11时,专家组讨论认为有进行插管有创通气的指征,需周敦荣最后确认。周敦荣守在病人床边陷入矛盾,刘女士年逾六十,插管会增加细菌感染风险,加重病人痛苦,且当时孙先生就在对面病房,情绪不稳定,一旦插管也会对孙先生造成精神上的打击,导致病情恶化。

刘女士当时清醒,能自助进食,几经考虑后,周敦荣决定调整诊疗方案,由医护人员24小时在床旁值守,一旦病情恶化便以最快速度插管治疗。当晚周敦荣带头在病房值守,直到凌晨5点多才敢离开。接下来一周,病房增加专门医护,病房外周敦荣和几名医生轮班24小时通过监控观察。幸运的是,通过一周治疗,刘女士在不用插管情况下度过危险期,病情趋于稳定。

2月15日,刘女士病情刚好转,其丈夫孙先生病情突然加重,无法正常进食,周敦荣与专家组讨论后决定参照之前做法。随后一周,经过精心治疗,孙先生转危为安。

3月5日,夫妻俩出院时十分激动,拉着医护人员感激地说:“你们是救命恩人,没有你们,我们根本扛不过来。”

医生如亲人般的关爱

让重症患者重拾信心

新冠肺炎患者在入院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重症患者更明显,这对康复极为不利,医务人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注重心理疏导攻下重症堡垒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