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94例(河南41例,江苏38例,湖南12例,湖北3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河南4例,湖北4例)。
8月8日0-24时,浙江新增确诊病例1例(日本输入),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截至8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病例例)。
河南
8月8日0—24时,河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开封市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40例(郑州市40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郑州市4例);无新增疑似病例。7月31日至今,河南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9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1例。
江苏
8月8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8例(均为扬州市报告),4例为轻型,33例为普通型,1例为重型。
江苏扬州多地风险等级调整
江苏省扬州市8月8日发布通告,即日起,对扬州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调整:
一、扬州市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二、下列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滑动查看↓
1.扬州市广陵区湾头镇京杭社区江广智慧城慧景苑小区;
2.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古运社区古运洞天花苑小区;
3.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佳园路以南、运河北路以西、二里桥路以北、五里庙路以东围合区域(原中风险地区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曲江新苑社区骏和天城小区并入);
4.扬州市广陵区文峰街道渡江社区联谊花园宜福苑;
5.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彩衣街社区北讲经墩小区;
6.扬州市邗江区邗上街道冯庄社区金阳苑小区;
7.扬州市邗江区邗上街道兰庄社区莱福花园小区;
8.扬州市邗江区双桥街道文扬社区周庄庄台;
9.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八里镇金山花园社区金山花园小区;
10.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汇街道金林社区扬子江中路号。
江苏南京溧水区,全域低风险
自8月8日起,南京市溧水区永阳街道万科城香樟苑、宏力花苑,柘塘街道湖滨新寓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至此,溧水区中风险地区全部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江苏无锡:全市电影院、演出剧院暂停营业
8月8日,江苏省无锡市发布通告,即日起暂停全市各类电影院、演出剧院营业,恢复营业时间另行通知。如有违反相关规定的,将依法依规从严处理。
湖南
8月8日0—24时,湖南省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例(张家界市10例,益阳市2例),其中益阳市2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7月20日0时至8月8日24时,湖南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8例(境外输入3例)。
湖北
8月8日0—24时,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均为本土确诊病例,武汉市2例,荆门市1例),均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
湖北武汉两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湖北省武汉市发布通告,自8月8日起,将江夏区纸坊街道郭岭里小区、江夏经济开发区栗庙还建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中风险地区实行封闭管理。
陕西
外省来返西安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陕西省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提醒:自8月9日起,陕西省以外来返西安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机场、火车站、高铁站、社区(村)、宾馆酒店、旅游景点、接待单位等将进行查验。
广东
广东广州:暂缓或延期举办多城市人员来穗参加的大型活动
8月8日,广东省广州市发布通告,要求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非必要不出省;出省返穗人员要向单位或社区报备;暂缓或延期举办多城市人员来穗参加的大型活动。
宁波
海曙、宁海教育局发布最新通知
宁波海曙区教育局发出工作要求,坚决守住校园不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底线,确保秋季开学平稳有序。
01.全体师生员工不去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和已有本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报告但尚未确定中高风险地区的地区,做到“非必要不出省”。暂停省外的疗休养、培训、体艺比赛、社会实践等集体外出活动,建议暂缓出省旅游、出差、探亲等方面的个人出行。在国外或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暂缓返甬。在大市外非中高风险区的师生员工,原则上要求在8月16日前返回甬并做好自我健康观测。自8月16日起,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员工和学生原则上不离开宁波大市,若确需出市的,须向所在学校、幼儿园报备。
02.学校幼儿园后勤、保安、食堂等工作人员在返校返岗前提供防疫行程卡、疫苗接种证明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岗前接受1次疫情防控和安全知识全员培训。
03.全体师生员工要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树立个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意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做到戴好口罩勤洗手,不到人群密集场所和空气不流通场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少旅行、少聚集,原则上不参加大型聚集性活动。
04.全体师生员工要主动向社区和学校、幼儿园报告外出行动轨迹,要积极配合属地疾控落实健康管理措施,主动配合有关单位做好协查工作。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师生员工,应佩戴口罩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期间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实报告相关旅居史或接触史。
05.全体教职员工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做到所有符合条件的教职员工“应接尽接”。开学后启动12-14岁的青少年疫苗接种,按照“应接尽接”要求进行接种疫苗。
06.从严管理大型聚集活动。各单位要严格控制大型活动和聚集性活动,停止举办人以上大型活动以及有市外人员参与的活动;必须举办的人以下活动需制订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向属地相关部门和活动主管部门报批。
07.全面升级校园防控。暑假期间,各单位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做到日报告、零报告。要按照“非必要不入校”原则,严格把好校园各种“大门”“小门”,对于确需入校的人员要进行实名登记,落实“测温+亮码+佩戴口罩”制度,同时查验疫苗接种信息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严禁快递、外卖等进入校园。
08.精准制定开学方案。各单位要按照“一校一策”及早谋划秋季开学工作,制订、细化开学工作方案。要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要求及时调整完善防控措施与开学安排,要把相关防控要求和安排及时告知师生员工。
09.全面排摸人员健康状况。各单位要落实师生员工的健康管理,以开学报到日为时间节点,进行前14天的出行轨迹信息采集和健康申报,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建立“一对一”沟通联络和排查机制。
10.备足防疫所需物资。各单位要进行一次储备物资盘点,确保秋季开学疫情防控所需的设施设备及物资储备充足、有效。要按规定设置2间隔离室,配足口罩、体温检测仪、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一般保证2周以上所需量)。
11.开展校园卫生消杀。在开学前,要全面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与预防性消毒工作,特别是要做好食堂、宿舍区域、厕所、垃圾箱房、电梯、阅览室和隔离区域等的卫生消毒,彻底整治校内卫生死角,有效阻断传染病传播途径,并做好相关记录备查。要深入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宣传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确保校园安全。
12.认真做好“对标对表”。各单位要按照《学年第一学期海曙区学校开学准备工作验收清单》要求,对秋季开学准备情况逐条进行全面自查。开学前一周,城区学校、幼儿园由区教育局安排人员进行开学验收,镇(乡)街道学校(幼儿园)由教辅室进行开学验收。对验收不达标的,须立即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不得安排开学
13.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各单位要做好全体教职员工疫苗接种工作,做到所有符合条件的教职员工“应接尽接”。各单位开学后启动12-14岁的青少年疫苗接种,按照“应接尽接”要求宣传、发动、组织好学生接种疫苗,切实筑牢校园防疫屏障。
14.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加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和监督。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要安排专人值守,外来人员非必要不进入培训场所,对于确需入校人员落实实名登记、“测温+亮码+佩戴口罩”、查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各项防疫制度,防控措施不到位的原则上暂停举办线下培训。
宁海县教育局发布最新通知
一、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切实加强暑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1.全面升级校园防控措施。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综合考虑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属地政策要求,织密织牢暑期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网。各校要强化校园封闭管理,严格实行入校人员资格审核、测温亮码和登记制度,因基建维修、物资采购、后勤服务等确需进入的校外人员,需同时查阅防疫行程卡。快递、外卖等禁止进入校园。细化开学前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加强暑期实习、实训、实践学生管理,做好留校师生的疫情防控管理、指导与服务。收回暑期短暂出借(租)的校园内场所,长期出租的严格按校园疫情防控规定执行。暂停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2.严格落实人员管控措施。教育引导全体师生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树立个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意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少旅行、少聚集、原则上不参加大型聚集性活动。严控师生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活动,倡导“非必要不出省”。各校要落实师生健康管理,师生开学到校前进行14天健康监测,建立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一对一”沟通联络和排查机制。按属地防控要求,各乡镇(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应配合相关部门严格落实中高风险地区、重点地区返回人员和其它各类重点管控人员健康管理措施。在国外或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暂缓返校。加强学校后勤、保安、食堂等工作人员管理,在其返校返岗前需查验防疫行程卡,提供接种证明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岗前进行1次疫情防控和安全知识全员培训。
3.从严管理大型聚集活动。大型活动和聚集性活动,坚持“非必要不举办”“谁组织谁负责”要求。原则上在校园内举办的大型活动以及有外省人员或外籍嘉宾参与活动暂停或推迟举办;必须举办的需制订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向县防控办和县委、县政府报批,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方可举办。学生军训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制订工作方案,配备好学生军事训练必要的防疫物资,按计划科学组织实施,确保安全。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和监督,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防控措施不到位的原则上暂停举办线下培训。
二、加强与属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联系对接,确保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领导体制、应急机制、指挥体系的高效运行,切实履行防控责任。
1.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各校要按照县防控办要求,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迅速激活三级应急响应指挥和工作体系,24小时值班值守,恢复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一旦有散发输入,第一时间妥善处置。要尽快完善本校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机制,加强联防联控,所在区域出现疫情时,各校应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科学、高效应对处置。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相关舆情引导与管控,提前做好风险排查与处置预案。
2.备足防疫所需物资。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校园疫情防控物资。学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口罩、体温检测仪、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各校应设置与其师生规模相匹配的集中留观监测点,依托属地政府统筹安排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3.稳妥推进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加强疫情防控的关键措施,各校要做好师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动等工作,努力做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师生“应接尽接”。要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方便、知情同意、保障安全”的原则,因地制宜、分年龄段组织落实好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切实筑牢校园防疫屏障。
三、各地各校要坚持统筹推进,科学谋划秋季开学工作,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1.精准制定开学方案。要按照“一校一策”“错学段、错年段、错时、错峰”返校原则,及早谋划秋季开学工作,制订、细化开学工作方案。要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要求及时调整完善防控措施与开学安排,学校要把相关防控要求和安排及时告知师生,确保人人皆知。学校在开学前要组织开学演练,查漏补缺,确保开学安全有序。
2.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各校要深入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宣传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在开学前,要全面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与预防性消毒工作,特别是要做好食堂、宿舍区域、厕所、垃圾箱房、电梯、阅览室和隔离区域等的卫生消毒,彻底整治校内卫生死角,有效阻断传染病传播途径,并做好相关记录备查。结合校园环境整治,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确保校园安全。
3.强化专项督导检查。各乡镇(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要立即对所辖学校进行校园疫情防控专项督导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暑期校园管控、师生健康监测落实情况、师生接种工作落实情况、在校师生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制订等,确保件件落实落细,实现闭环管理、精准防控、精密智控。
温州
八项措施全面升级疫情防控措施
升级医疗机构“三道门”管理、增加医疗机构内所有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频次、预检分诊岗位医务人员经培训后方能上岗……温州市全面升级防控措施,从紧从严抓好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八项升级措施
措施一:人员管理程序再升级
升级医疗机构“三道门”管理,在做好查验健康码、测体温、监督规范佩戴医用口罩基础上,对所有进入诊疗区域人员查验行程卡。医院就诊须提前准备好行程卡。
与此同时,医疗机构将升级陪护管理,住院病区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同时实行24小时门禁管理。
措施二:预检分诊能力再升级
作为发现可疑病人第一道关口的预检分诊岗位,医务人员经过培训后方能上岗。
不设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坚持首诊负责制,确保发热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患者全部到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
措施三:核酸检测频次再升级
增加医疗机构内所有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频次。重点岗位如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核酸采样、核酸检测等工作人员每2天1次;其他岗位工作人员每7天1次。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入院时查验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措施四:院感防控工作再升级
个人防护措施和手卫生的落实尤为重要,同时加强对病房、门诊等区域房间的通风和消毒。
落实“两员两监督一巡查”,督促医务人员按规范穿脱防护用品。加强医疗废物的闭环管理和规范处置,避免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措施五:发热门诊管理再升级
进一步完善发热门诊管理,满足位置选取、“三区两通道”、独立诊间、候诊区、留观区及独立CT配备要求。强化人流、物流、空气流与其他区域严格物理隔离,落实仪器场所规范清洁消毒,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措施六:医院管理再升级
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医学观察期患者、其他患者严格分开收治。隔离病区工作人员要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措施,定点集中居住,单人单间,规范个人防护,落实定期核酸检测和日常健康申报;工作区与生活区往返应选择专用车辆接送,避免途中与普通人群交叉感染。加强医务人员关心关爱,做好排班轮休,避免长期疲劳作战导致院感风险增加;完成诊疗等工作任务出隔离病区后,进行14天封闭式隔离休养。
措施七:院前转运能力再升级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实行“集中待命、集中洗消、专班人员、专班车辆”。承担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人员、疑似患者及发热病人等转运的专班车辆工作人员每2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他工作人员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转运车辆、医疗设备等按要求终末消毒。专班车辆每7天进行一次环境核酸检测。
措施八:核酸检测能力再升级
按照24小时内基本完成区域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目标,完善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工作预案,加强核酸检测工作人员配备和相关物资的储备。
金华:
义乌发布通告,实施三个%
义乌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
第10号
编辑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