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国家网信办将建立谣言溯源机制,对首发谣言
TUhjnbcbe - 2025/5/19 18:47:00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http://www.hhlsq.com/

年3月17日(星期四)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网络管理技术局局长于永河、网络传播局负责人张勇介绍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谣言是互联网的公害,对正常网络舆论秩序造成严重破坏,请问网信办准备如何治理?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表示,网络谣言是广大网民最深恶痛绝的网络乱象之一。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每逢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社会热点、重要国际事件,都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各种谣言信息。在平时,针对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群体也会出现方方面面的谣言信息,很多是别有用心的。这些谣言,有的挑唆对立、误导民众、引发恐慌,有的干扰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有的危害网民人身财产安全,有的损害企业个人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有的甚至把矛头直接指向我们党和政府。整治网络谣言是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回应民众关切、保障网民权益的迫切需要。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打击和治理网络谣言,意义尤其重大。我们拟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这么四个方面。

一是清理存量。组织网站平台对已经认定的网络谣言信息进行清理,防止其反复传播,重点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生科普等领域的谣言信息,开展一次全网清理,打上标签,作出明示,让这些谣言信息没有藏身之处。

二是抑制增量。就是要压实网站平台的主体责任,对敏感领域、敏感事件产生的各种信息加强识别。对影响大、传播广的无权威来源信息,及时查证。快速发现谣言、遏制谣言,努力把谣言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三是惩治源头。要严肃追究网上谣言信息发布传播的相关方责任。建立溯源机制,对首发谣言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加大惩处力度。发挥“黑名单”作用,对多次发布传播谣言信息的账号主体予以严厉惩戒,全网禁止注册新账号。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要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绝不能让网络成为传播谣言的法外之地。四是协同治理。要建立健全治理网络谣言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完善监测、发现、辟谣、处置全流程工作规范。要充分发挥举报工作的作用,发动广大网民积极举报,提供谣言信息线索。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识别谣言。发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作用,明辨是非,还原真相。我想,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一定能把谣言信息打下去。

国新办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实录全文: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先生,网络管理技术局局长于永河先生,网络传播局负责人张勇先生。

下面,我们先请盛荣华先生作情况介绍。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和我的同事非常高兴与大家见面,一起来介绍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有关情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生态治理工作。总书记多次强调,网络空间是广大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要本着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的治理,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网络生态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年,中央网信办协同有关部门、集聚社会力量,集中开展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包括对“饭圈”乱象的专项治理,包括对互联网账号运营乱象的专项治理,还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等,共有15项专项治理行动。一年下来,取得了明显扎实的成效。我们全年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多万条,处置账号13.4亿个,封禁主播余名,下架了应用程序、小程序余款,还关闭网站余家。可以说,通过一年的扎实工作,网络生态日益向好,网络空间日益清朗,赢得了社会特别是广大网民的积极支持和充分肯定。可能大家也知道,有媒体把“清朗”评为去年的网络热词。

实践证明,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各类网络乱象,是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维护亿万网民精神家园的有效手段。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网络生态乱象的问题是很容易反弹回潮的,有一些顽瘴痼疾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更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还有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在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续深入、久久为功。

我们今年部署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并把这个“清朗”行动作为国家网信办年度重点工作之一,作为深入开展网络生态治理的一个有力抓手,也作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手段。我们在今年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当中,总结以往的经验,将做到“三个更加突出”,即更加突出回应网民关切,更加突出对症下药,更加突出效果导向。

今年的专项行动,具体包括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打击网络谣言,整治MCN机构信息内容乱象,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整治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乱象,进一步规范传播秩序,算法综合治理,整治春节期间网络环境,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还有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另外,去年我们开展的“清朗”专项行动当中的两项工作任务,一个是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专项整治行动,还有一个是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这两项专项行动今年还要继续开展下去,要深入推进。

在专项行动推进过程中,我们将围绕工作目标,分解重点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有力有序推进,要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要强化工作统筹。地方网信部门、重点网站平台都要根据每一个专项行动的整治重点和具体任务,制定好工作方案,确保做到统一行动、统一标准。

二是要强化督查评估。专项行动开展得怎么样,我们要全过程进行督查,结果要进行评估。要做到事前有问题清单、有工作方案,事中有落实情况、有检查督查,事后有效果评估。特别是针对一些重点问题、重点网站平台,要建立台账,发现问题、查找漏洞,逐一落实、逐一销号,要针对工作不力、乱象反弹的平台,实行挂牌督办、重点督办。

三是要强化长效治理。认真总结,提炼经验,将专项行动中形成的一些好的思路、好的措施、好的办法,固化为常态化的好制度,这样才能够坚持标本兼治,确保长治长效。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在当前互联网领域和互联网企业,也包括网站平台,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的形势下,我们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促进互联网企业,也包括网站平台,持续健康发展、行稳致远。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维护广大网民合法权益,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网络生态环境,这都是企业应尽之责、分内之事,只有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安全和发展相统一,企业才能够实现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企业更好的规范发展、健康发展、安全发展。

欢迎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向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谢谢大家!

邢慧娜:

谢谢盛荣华先生的介绍,大家现在可以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近年来,网络直播、短视频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短视频更是融入了网民的生活。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无底线蹭流量、高额充值打赏等各类失范行为,在今年的“清朗”专项行动中,有什么举措来保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呢?谢谢。

盛荣华: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还是由我来回答。

近年来,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发展非常快,也呈现出很强的创新性、互动性,网民也很欢迎这种业态和形式。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当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比如说色情低俗、恶意炒作、高额打赏,特别是诱导未成年人打赏的这些乱象,损害群众合法权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亟需加强规范治理。

针对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领域存在的问题,我们坚持促进发展和规范管理并行,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一系列制度规范,持续加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置力度。今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把治理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作为10项重点任务之一,重点整治“七类问题”,做到“三个规范”。

这“七类问题”,第一个是清理“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的直播和短视频;二是从严整治激情打赏、高额打赏、诱导打赏,特别是诱导未成年人打赏的行为;三是坚决遏制借未成年人牟利,通过直播、短视频打造“网红儿童”这样一些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问题;四是全面整治劣迹艺人违规复出、被封账号违规转世;五是严惩偷拍跟拍、搭讪骚扰、虚构自杀等各类无底线蹭流量进行违规变现的行为;六是整治直播间营造虚假人气、虚假带货量,短视频账号营造虚假流量等问题;七是打击通过炮制低俗情感剧情,收割老年人的流量,实施营销诈骗。以上“七类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意见集中、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问题。

做到“三个规范”:一是规范功能,推动榜单设置、连麦PK等重点功能规范有序运行;二是规范账号,严格管理主播和短视频账号,对那些问题严重的,要永久封禁一批、处置处罚一批,对那些问题相对来说,属于初犯的,进行敲打提醒。还有一些是需要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网信办将建立谣言溯源机制,对首发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