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心悸是中医病证名,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西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通过辨病辨证治疗。赵鸣芳教授指出,关于心悸,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方-证、药-证相应辨治体系,如苓桂术甘汤、炙甘草汤、小建中汤、桂枝甘草汤、桂甘龙牡汤、柴胡加龙牡汤、真武汤等等,基于病人所表现的证据,用经方来进行治疗,绝大部分心悸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病案分享
王某,男,20岁
初诊
心悸频繁发作数月。平素胃胀,纳差,受凉易恶心;后脑发胀;梦多眠浅,凌晨3、4点亦不能入睡;鼻塞、自觉鼻内发胀;怕热,易燥热,自服小建中汤后燥热加重。近期失恋后情绪欠佳。舌红花剥苔,脉细数。
处方:
炙甘草15麦门冬20干地*30真阿胶10
潞*参12川桂枝10炒白芍10小红枣15
火麻仁10鲜生姜15姜半夏10生龙骨30
煅牡蛎30柴葛根15明天麻15
7剂
7天后复诊:
服药后心悸缓解,睡眠改善,燥热趋平。情绪一般。心下胀、嗳气、恶心,受凉后加重,自觉气上冲胸。舌苔花剥好转。脉细。
处方:
北柴胡10炒*芩10姜半夏10潞*参15
川桂枝15茯苓神15炒白术15炙甘草6
鲜生姜15小红枣15
7剂
14天后复诊:药后已无负面情绪,恶心已除,头后胀不显。心悸平,睡眠可。
上方7付巩固治疗
按语
看过之前病案经验的朋友们都知道,赵鸣芳教授看病最讲究的就是找证据,本案初诊病人表现为心悸失眠,燥热,花剥苔脉细数,符合炙甘草汤的方证特点,故初诊药服后上症均有明显减轻。二诊时,情志不畅、胃胀、嗳气、恶心、气上冲胸等肝脾不和表现较为突出,因此赵老师易方为小柴胡合苓桂术甘汤,既疏肝和胃,又平冲降逆。后诸证皆平,可谓效如桴鼓。
从整体来看,这个患者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最基本的在于太阴层面,素体脾胃不足,因此无论是初诊的炙甘草汤或是复诊的小柴合苓桂均有建中之效果;其次,失恋导致肝气郁结更克脾土,则脾土更虚,又扰心神而致失眠,心阴耗伤而化源不足,故炙甘草汤方证特点显现。
总而言之,本案无论从方证对应角度,或是从六经辨病辨证来看均能切中要害,值得学习借鉴。
*中药讲究辨病辨证论治,一证一方,本文仅供科普交流,请勿套方!
中医世家赵鸣芳教授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中医学博士,六代中医世家传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经方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致力于经典方药应用规律研究,近40年临床,在使用经方治疗各科疑难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多次受邀出访德国、法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讲学和临床诊疗。
1、呼吸系统疾病:鼻炎、鼻窦炎、长期发热、久咳、干咳、哮喘等;
2、消化系统疾病:口腔溃疡、胃炎、肠易激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长期便秘等;
3、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水肿,反复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小便淋漓不尽、小腹胀痛等;
4、免疫系统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紫癜等;
5、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6、皮肤病:牛皮癣、湿疹、日光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
7、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高尿酸)治疗;
8、各科中晚期癌症及癌前病变;
9、亚健康的调理与养生保健。
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六代中医世家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