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约年时,我管过一个女患者,50岁左右,她心电图总有ST-T改变,常年被诊断为慢性心肌缺血。
那个年代动员患者做冠脉造影要花很长时间,几经劝说,患者终于同意做了。等做完,结果却显示冠状动脉血管是完全没问题的。
按理说这是好消息,患者该高兴的,没想到她竟哭了起来。之后她说:我戴着“冠心病”的帽子二十多年,每次医生都说我是心肌缺血,吃了很多年药,花了很多钱(当时医药费的确占家庭收入很大一部分),最后发现是枉费。
这个故事我记忆尤深,每次聊起心电图ST-T改变总会想起她。其实,心电图ST-T段改变是临床非常常见和重要的话题,今天就来谈谈ST-T改变有哪些意义?
在谈ST-T段改变的话题前,先澄清一点,对心电图的识别,经验是一种优势,但不能靠经验做出百分百正确的判断。尽管如此,基本规律仍是可循的。
先抛出一个问题:ST-T改变在临床极为常见,其临床意义又千差万别;心电图室医师的报告上诊断又多是“慢性心肌缺血”、“ST-T改变,请结合临床”。如何尽可能准确的判断心电图非特异性或非缺血性ST-T改变呢?这要先了解ST-T改变的基本常识。
一、ST-T改变基本知识点
1.ST-T改变的病因有十几种(见图1),有些如心肌梗死是大家很熟知的,当混入其他如心肌炎、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时,可能会误诊。
图1
2.ST-T改变按发生机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ST-T改变:是指因心肌状况异常,使心室复极异常,引起心电图ST-T改变。常见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药物作用及电解质紊乱等。
(2)继发性ST-T改变:指因心室除极异常,继而心室复极异常引起心电图ST-T改变。常见于束支阻滞、心室预激、室性激动、起搏心律等。
3.按ST-T改变的心电图形态分类(见图2)。
图2
临床上,用病因和形态分类较多。
二、ST段和T波的正常范围
认识异常ST-T段改变前,首先要了解ST段和T波的正常范围。
1.ST段改变包括ST段的压低、抬高、延长及缩短。
正常ST段多位于基线上,也可有一定程度的上下偏移。ST段向上偏移称为ST段抬高,ST段向下偏移称为ST段压低。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和胸导联的V4-V6,不应超过0.1mV,在V1、V2导联ST段抬高不超过0.3mV。
ST段下移,在aVR导联不超过0.1mV,在其他导联都应不超过0.05mV。ST段的正常时限为0.05-0.15s。
2.T波
(1)T波形态:正常T波的双支常不对称,前支较缓慢,后支较陡峭,顶端较圆钝。
(2)T波的方向:正常的T波,在Ⅰ、Ⅱ、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在Ⅲ、aVL、aVF、V1、V2导联,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V3导联多为直立;若V1、V2导联T波倒置,V3导联可出现浅倒置、低平或双向;V1、V2导联T波若直立,V3导联则不可以倒置,否则异常。
(3)T波的振幅:正常的T波,在Ⅰ、Ⅱ、V4-V6导联T波不仅应直立,其振幅也应不低于R波的1/10,否则称为T波低平;如V1、V2导联T波直立,其幅度不应高于V5、V6导联。
以上三个,T波形态是最重要的,前支较缓慢,后支较陡峭,顶端较圆钝,见下图3:
图3
此处再谈下继发性ST-T改变,这是一个临床常见但却往往容易被忽略问题。图4是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是心室除极异常,导致心室复极异常,继而引起ST-T改变。即在QRS波群形态改变时,出现ST-T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下移,T波低平、负正双向或倒置;以S波为主的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
图4
三、特异性ST-T改变
心电图中ST段、T波表现超出正常范围称为ST-T改变或ST-T异常。
心肌缺血引起ST-T改变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病因;心肌缺血所致的ST-T改变随缺血的严重程度、发生部位及持续时间的不同而呈不一样的表现。
通常,心肌缺血最易导致相应导联出现T波改变: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T波直立;心外膜下(或透壁性的)心肌缺血时,T波倒置。心肌缺血除可引起T波改变外,还可出现损伤型ST段改变,心内膜下心肌损伤引起ST段下移;心外膜下心肌损伤引起ST段抬高。若发生心内膜下心肌损伤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时,则引起缺血部位心外膜导联出现ST段下移、T波倒置。
四、非特异性ST-T改变
非特异性ST-T改变指ST-T改变超出正常范围,但形态改变不具备特异性,不能据此判断某种疾病。在心电图ST-T改变中,非特异性ST-T改变占大多数。
1.ST段压低
ST段压低可由生理性、病理性和药物影响等多重因素引起,如缺血、低钾和某些心脏及非心脏药物。上述原因主要影响动作电位平台期,引起原发性ST-T改变。ST段压低可伴有T波改变,如心室肥大或室内传导障碍时继发性ST-T改变。
(1)ST段压低的类型(图5)
图5
假如看到3、4、5这三种,要考虑到可能有心肌缺血。第1种多数与心肌缺血没有关系。另外还要看ST段动态变化,不能用一份心电图就下结论。此外一定要结合患者症状。
举例:
图6
这位患者ST段压低,T波倒置,这种情况要慎重诊断是心肌缺血,因为他有明确的高血压,而且患者也没有明显相关症状。
分析:此类心电图常会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但在没有心肌缺血症状(胸部不适、呼吸困难、黑曚或恶心)情况下,不太可能为急性冠脉缺血,更有可能是左室肥厚时室壁张力增高导致的继发性复极异常。主要治疗应该是控制高血压,减轻室壁张力。
这些劳损表现常发生在左胸前导联(V5和V6)和肢体导联(Ⅰ和aVL),但当在下壁导联及广泛前壁导联出现T波倒置时要警惕劳损可能是潜在的陷阱(缺血改变)。
看到这类患者的心电图,要多问病史、临床表现。
(2)还有一种常见的ST-T改变呈鱼钩状,T波倒置终末又稍有直立,呈现鱼钩状(见图7),如果伴有Q-T间期缩短,经常见于洋地*类药物作用。特点是Q-T间期较短。
图7
2.ST段抬高
(1)ST段抬高有很多类型,凹面向上型、弓背向上型、平顶型、斜直向上型、墓碑型。(见图8)
图8
此时除了看ST段,还要看r波形态,并且留意患者症状,或许不一定是心肌缺血,例如早复极综合征,指不伴胸痛的ST段抬高,QRS终末切迹或顿挫(见下图)。
图9
有趣的病例:
25岁,男性,以胸闷心悸为主诉,活动后出现,持续时间较长,无明显胸痛,无黑曚晕厥。既往体健,无家族史。
分析:
图11
图11是患者V4-V6、Ⅰ、aVL导联的心电图,ST段呈倾斜向上,类似ST段抬高的斜直向上型。但是患者如此年轻,会是心肌缺血吗?当时为患者做了急诊冠脉造影,结果没问题。到最后各项检查后确诊为心脏原发肿瘤。
可见,遇到这样的心电图改变,结合临床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心肌缺血也应该查明原因,给出合理解释。
五、小结
ST段与T波仅代表心室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凡影响心室复极的因素都可能引起ST-T改变。
虽然心肌缺血是引起ST-T改变且重要的病因,但只有心电图出现较为特征性或出现动态变化的ST-T改变,且有临床症状支持,才能下倾向性或肯定性的诊断。对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不典型,ST-T改变形态也不典型者,要慎重诊断“慢性心肌缺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