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字
阅读时间约:6分钟
本文章节:
01、你属于哪一种“双相障碍”?
02、不同类型“双相障碍”的病因不同
03、理性对待主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上周,我们更新了,推出了一篇介绍抑郁症重点知识的文章。
其实除了抑郁症之外,最近几年被诊断双相障碍的青少年、年轻群体越来越多。
双相障碍也就是大众俗称的“躁郁症”,有的大夫也把它称为“双相抑郁”。比起抑郁症,这个病听起来更复杂、更严重,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双相障碍属于6类“重性精神疾病”之一。
所以很多小伙伴被确诊后很纳闷,很想知道这个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觉得我明明没那么严重啊,怎么就成了重性精神病人了呢?”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捋一捋双相障碍的要点,尤其是主要的病因和主流的治疗方法。
01、你属于哪一种“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又叫做“双相情感障碍”,顾名思义,也就是患者有两种“相”的情感状态。一种是重度抑郁发作状态,一种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状态,两者交替出现。这个基础知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
而重度抑郁发作状态也很好理解,核心症状与抑郁症的基本一致。
那什么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状态呢?这一点在国内外精神科里都有争议,不同精神科大夫的看法不同,主要分为两派。两派的主要矛盾点在于,如果患者的脾气明显比得病前大了很多,暴躁易怒,甚至在家打人砸物,这算不算轻躁狂/躁狂发作?
正因为双相障碍的诊断有争议性,所以它比抑郁症更特殊。在了解双相的知识时,我们要先对照一下自己到底属于以下哪一种类型:
第一种,非常典型的双相障碍,也就是除了有重度抑郁发作之外,还有过心境高涨、情绪兴奋甚至亢奋、有点自负、甚至狂妄自大的心理状态,我们认为这才是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种,有激越状态的“泛双相”,有过重度抑郁发作,但没有过情绪愉悦兴奋、自负的典型轻躁狂/躁狂发作。不过,患者在家曾大发脾气、暴躁易怒、砸东西,甚至对父母动手。
我们认为这种激动的表现不是轻躁狂/躁狂发作,而是激越状态;所以患者也不是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而应诊断为“抑郁症伴激越状态”更合适。但上面说了,这在临床中仍有争议,所以我们暂且称这种类型为“泛双相”。
当然,有的小伙伴是上面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混合型,既出现过暴躁易怒的激越状态,又有过愉悦兴奋、自负的典型轻躁狂/躁狂发作发作。不过这非常少见。
第三种,药物诱发的“双相”,也就是吃抗抑郁药之前,只出现过重度抑郁发作状态;可吃药之后出现了激越状态,又或者出现了情绪兴奋乃至亢奋、自负的典型轻躁狂/躁狂发作,也就是临床中说的“转躁”。
我们认为这也不适合诊断为双相障碍,因为未能排除药物的因素。但有的精神科大夫不同意,他们认为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就算服用了抗抑郁药也不会“转躁”,而某些患者“转躁”了,说明他们其实是双相障碍,药物只是提前诱发罢了。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精神科也是有争议的。
第四种,所谓的“软双相”。患者的重度抑郁发作症状不太典型,情绪不会特别低落,往往也没有轻生念头。可轻躁狂/躁狂发作的症状也不太典型,脾气不大,也没有非常明显的愉悦兴奋和自负自大的心理。
这种既不完全符合抑郁症诊断,又不完全符合双相障碍的患者,有可能会被诊断为“软双相”、“非典型双相”、“抑郁症伴双相特征”等。
希望小伙伴们先对照一下上面的描述,看看自己更像是哪一种类型的“双相障碍”。
02、不同类型“双相障碍”的病因不同
分清类型后,我们来谈具体的病因就更有针对性了。
主流精神医学认为,双相障碍的病因不明确,说不清道不明,生物学层面因素(比如遗传、大脑神经递质异常、海马体受损等)和心理社会因素都有影响。
但大部分精神科大夫认为生物学层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心理社会因素只是次要的“诱因”。临床中还有“双相障碍遗传度高达80%”的说法,吓坏了很多患者、家属。但我们已经多次解释,这种遗传度的说法其实站不住脚。
那双相障碍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根据我们多年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尤其是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的大量临床实践,我们的发现与主流精神医学的说法很不一样。
我们发现,双相障碍和抑郁症相似,其主要病因也是心理社会因素,也是病理性记忆,其中,叠加性心理创伤也是重要的角色。当然,仔细对比的话,双相障碍和抑郁症的病因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如果小伙伴们认可我们这个发现的话,继续往下看时会更有启发性。
以下分别分析上面4种“双相障碍”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心理根源,或者说,有什么样的病理性记忆。
第一种,非常典型的双相障碍,背后的病理性记忆以叠加性心理创伤为主、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为辅。
这类型的患者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压抑,强烈的负性情绪不断累积,心理创伤被激活时也会不理性地自我否定。这是他们重度抑郁发作的主要原因。
但另一方面,患者也有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这个名词看起来有点难懂,但拆开来看就好理解了。“病理性”是指超乎寻常的、并且可导致病症的,“正性情绪”指的是开心、愉快、兴奋等感觉,“体验”自然就是指经历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双相障碍患者最常见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是在成长过程中反复多次被大人们过度夸奖,比如总是说“你真是聪明绝顶啊”“长大了肯定是上清华北大的料”“就数你最棒了,以后肯定拿第一”等等。
患者在成长时期反复听到这样的话,心里高兴、飘飘然,再加上确实有过表现不错的阶段,所以他们在情绪好的时候,就很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轻视了现实中的困难,甚至可能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有点轻率、傲慢、自以为是。
可这反而会导致他们容易碰壁、受挫,或者遭到别人排斥、嘲笑,遇到人际关系冲突。他们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无法接受一时的失败,从而陷入重度抑郁发作,灾难化思维,不断自我否定,并为之前的狂傲感到羞愧。
那如果经过治疗,患者的重度抑郁发作缓解,情绪有所转好,加上现实中有些事情也比较顺利的话,他们心情一好,想着“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我打败病魔了”,就又容易心态走飘,再次循环上面的过程。
我们认为,以上是典型双相障碍患者常有的心理活动过程,主要病因就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第二种,有激越状态的“泛双相”,主要的病因是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并不断地自我否定;没有明显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这类患者经历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往往比没有激越状态的抑郁症患者更多,而且有些心理创伤比较凸显,引起了患者强烈的愤怒、屈辱感,比如遭到校园欺凌、老师的不公平对待、父母的粗暴打骂等等。
所以,当他们心中的痛苦、愤怒积压到一定程度时,就很容易爆发,这是其释放心理压力的方式。
而且因为曾遭到来自家长的心理伤害,他们会抱怨、指责父母,情绪激动时甚至会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父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在家暴躁易怒,把父母当仇人了,其实背后是满满的创伤啊!
第三种,药物诱发的“双相”,也就是服用抗抑郁药后所谓的“转躁”,这也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
如果是吃了抗抑郁药后,诱发的是暴躁易怒、大发脾气的激越状态,那这种的主要病因还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只不过在以前,患者更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愤怒和不满;但可能在抗抑郁药的作用下,患者的情绪更容易压抑不住,表露出来。
那如果是吃了抗抑郁药以后,诱发的是愉悦兴奋、有点自负的典型轻躁狂/躁狂状态,这说明患者在成长过程中,有过一定的、类似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的经历。
只不过在正常的状态下,这些少量的经历不足以让患者出现真正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可抗抑郁药就像催化剂一样,把这增强、放大了。
当减少或减停抗抑郁药后,这种状态很快会消失,而且再次出现的几率很低,这才是患者真实状态,所以我们认为不宜诊断为双相障碍。
第四种,所谓的“软双相”,或“非典型双相”,也就是重度抑郁发作不典型,轻躁狂/躁狂发作也不典型,也没有明显的暴躁易怒。
如果小伙伴们属于这种情况,其实不用太在意这个诊断。两个相的症状都不典型,恰恰说明症状不太严重。
而且从心理的角度上看,形成这种情况的心理根源也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两者都有,但对比起上面几种类型的患者来说,两者的经历数量又都比较少,程度也比较轻微。
不过,这不代表这部分小伙伴可以掉以轻心。因为如果目前的现实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比如一直无法正常上学的话,病情就有可能继续发展,变成上面三种情况。
以上,我们针对4种不同类型的“双相障碍”的心理根源进行了分析。其实双相障碍只是精神医学单个学科的标签,从某个角度上看,这个标签不太重要,而是具体症状背后的心理根源更重要。
简单来说,大家可以这么理解:情绪长期低落压抑、容易自我否定或激动愤怒、兴趣和精力减退、无法正常学习,这对应的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而对计划和未来过分乐观,觉得自己很厉害、无所不能,感到非常愉悦、兴奋的话,这对应的是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当然,一般患者处于这种状态时,是比较难意识到自己有问题的,所以我们要加强自我觉察,提高警惕。
03、理性对待主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上面讲了心理根源,我们再来说一下主要的治疗方式。
不管属于上述哪一种“双相障碍”,一般来说,只要诊断了,精神科大夫就会用药,通常会使用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用得很少。
虽然药物不能解决心理根源上的问题,但小伙伴们也要理性地看到,药物对于稳定我们的情绪,避免发生更多负性刺激事件,是有积极意义的。
比如对于暴躁易怒、在家容易大发脾气的患者,虽然我们可以理解这是一种负性情绪的释放,小伙伴们确实太痛苦了。但在极端的愤怒下,我们有可能完全失去理性,作出极端行为,比如伤害了自己和家人,酿成悲剧。
药物虽然没法直接修复创伤,但可以缓解我们心理创伤被激活时的情绪波动,就像给快要爆发的火山降降温,这能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
那如果是愉悦兴奋、自负自大的那种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药物也一样有积极意义。
我们接诊过不少小伙伴,他们在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时感觉非常好,觉得自己能力超强,前途一片光明,别人都不如自己。
他们跟朋友聊天时爱吹牛皮,把话说得太大、太满,甚至口出狂言冒犯别人。别人暗地里抱怨,甚至发朋友圈冷嘲热讽,他们也不以为然,觉得别人是嫉妒自己。
结果后面重度抑郁发作时,他们想起当初的表现就无地自容,觉得自己好丢人,简直是个笑话。那段经历成了重大心理创伤了,也导致朋友们对自己有很大误解,后面遇到的社交困难可能更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我们要看到药物治疗的意义,从积极的角度看,它可以尽量降低我们出现意外或者进一步遭受心理创伤的风险,也有助于恢复一定的社会功能。精神科里的物理治疗,比如改良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治疗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不要盲目排斥。
当然,有的小伙伴吃了药以后,副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发胖、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嗜睡等等。这确实让人心烦,学习更加学不进去了,更加不愿出门见朋友了。
但我们要意识到,只要我们逐步康复,症状明显缓解,大夫就会慢慢地把药物剂量减少,副作用也就随之减轻、甚至消失。
我们不要因为药物副作用而完全拒绝吃药,而可以跟大夫沟通,尽量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与此同时,还可以用其它方式缓解药物副作用,比如对于发胖的问题(往往是代谢综合征),我们可以尝试服用二甲双胍,还可以优化饮食结构(推荐书籍《谷物大脑》)等。
那情绪症状控制住了,认知更理性了,社会功能也有所恢复了,我们就可以抓紧时间学习高效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学会一些自我调整的技巧。如果我们还能带动父母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的话,也能进一步减少服药的剂量和时间。
至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在整体上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尤其是认知行为疗法(CBT),有兴趣的、有条件的小伙伴可以尝试。
不过,希望大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临床研究发现,常见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对于抑郁症的整体效果优于对双相障碍的效果,无论是上面哪一种双相。对于双相障碍来说,主流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以精神科药物和物理治疗为主的。
所以,小伙伴们尝试接受常见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同时,也不宜抱着过高的期待,不然容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受到二次伤害。不过,即使真的效果不大,也不要盲目否定所有流派的心理治疗,更不要否定心理社会因素在病因中的主要作用。
其实,如果能找到在患者群体中口碑较好,懂得一些科学心理学知识,还有一定心理治疗经验的精神科大夫,这是更加理想的选择。但这样的大夫目前还较少。
另外,如果有的小伙伴觉得自己不属于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并且很在意这个诊断的话,可以尝试找在这方面诊断比较谨慎的大夫,诊断有可能会被更改。这能在客观上减少患者、父母的心理压力,减轻病耻感。
最后,希望小伙伴们能掌握更高效的、更全面深入的双相障碍知识,要意识到这是精神医学里的一个标签。我们知道真正的病因和心理社会根源后,真的没有必要绝望、悲观,更不用觉得这个病要终身服药、难以治愈。
#健康好文百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