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徽商报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脏跳动不规则、过快或过慢等病症的总称。如今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32.2%的中年人和44.48%的老年人会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正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大隐患。并且随着病情加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传导通路出现了问题,也就是心脏电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发生了异常,导致病人出现心慌、胸闷、失眠、乏力等症状。成人静息状态下正常心率为60-次/分,心动过缓指心律低于60次/分,心动过速指心律高于次/分。常见的心律失常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搏、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
二、心律失常的症状有哪些?
1.心动过速
运动、发热后可发生心动过速,表现为心慌,通常不会给身体造成较大伤害,暂时不用治疗。但是如果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如室上速、室速、预激综合征等,需要立即就医,严重者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早搏
早搏可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当患者压力过大、熬夜、摄入过多的咖啡因等情况时,可出现心悸、心慌、胸闷症状,如果患者出现的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通过适当调理来缓解,如果发病症状较为严重,医院检查治疗。
3.心动过缓
心脏跳动幅度小于每分钟六十次时,称为心动过缓,通常这种情况在正常人里属于常见状态,并不会给身体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来说,会导致血流灌注量不足,而引起头晕、头疼甚至昏厥。
4.房颤
房颤属于心律失常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病类型,房颤常表现为心悸,虽然不会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会增加中风的几率,因为这种病症会让血液聚集在心房无法及时流出而形成栓子,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中风等出现。
5.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属于心律失常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病症,病症诱发冠状动脉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导致心肌缺血或加重病情,造成患者有心绞痛、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出现。
三、医院要做什么检查呢?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项无创性检查技术,它可以明确患者是否有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2.心脏超声和holter(24h动态心电图)
心脏超声可帮助我们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从而进一步明确心律失常的病因;holter(24h动态心电图)可以监测一天的心电活动,比心电图更为全面,能够检查出各类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四、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1.药物治疗
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四大类:I类的“掌门药”有普罗帕酮、利多卡因、美西律、莫雷西嗪等;II类的“掌门药”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索他洛尔等;III类的有“掌门药”胺碘酮;IV类的“掌门药”有维拉帕米。
对于相对缓慢的心律失常患者,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提升心率,比如“掌门药”是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尽管这些药物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是都不能将心律失常斩草除根。
2.非药物治疗技术
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技术,目前有射频消融术、人工心脏起搏、电复律等。
射频消融就是用射频的电流或其他技术,在心律失常的发源地或异常“电路”,进行人为干预,消除心律失常的原发灶,从而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在非药物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领域里,一直居于“武林盟主”的地位,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根治了成千上万的病人。
永久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不可能长时间使用药物,安装起搏器进行人工心脏起搏也就必不可少。
电复律是通过点击方式让心跳恢复正常,主要用于治疗房扑、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室颤。说白了就是通过放电,使纷乱的心脏电活动,全部归于窦房结这个总司令的统一领导。
3.导管治疗
适合针对非紧急病情的患者,心律失常患者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先进行全面的治疗评估,充分做好术前检查,再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相应手术操作,这样能尽可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五、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
1.定期检查
有心律失常的患者要定期做心电图、电解质、肝功能、甲功等相关检查。因为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会影响电解质以及其他脏器的功能,定期进行复查,能够直接地观察药效,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的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
2.正确地服用药物
在服用药物之前要向医生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以及作用和不良反应,此外要坚持服药,不可以随意增加药量或减少药量,也不可以随便更换药物。如果有更换的需求,则要事前咨询医生,在医生的允许下方可更换。
3.饮食护理
心律失常患者在饮食方面,要选择高蛋白而且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鱼肉、鸡肉、牛奶、大豆等等。此外烹饪菜肴的时候要尽量使用植物油,比如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动物油的脂肪含量太高,会影响血管的健康。注意要少吃煎、炸、熏、烤以及腌制的食物,这些食物当中的有害物质特别多,而且盐分含量也很多,不但会使血压升高,而且会对其他脏器造成伤害,尤其是其中的亚硝胺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遵循“三低四高”的原则,即低盐、低脂、低糖;高钾、高镁、高钙、高膳食纤维,如多吃芋头、土豆、燕麦、绿叶蔬菜、豆类、干果等,这些食物有利于心脏健康。饮食还要做到清洁以及卫生,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控制盐的摄入量,减少脂肪以及胆固醇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以及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夏季不能贪凉,不能喝冰镇饮料或者吃冰激凌,饮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吃饭时细嚼慢咽。除此之外心律失常患者也不能喝浓茶、浓咖啡和酒,戒掉吸烟喝酒的坏习惯。
4.家属学会急救方法
心律失常患者的家属要学会急救的方法,首先要学会测量脉搏的方法,其次要学会心肺复苏术。以便当患者病情发作时,随时监测病情并进行急救。安置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则要随时进行自我监测,出现任何不适感都要及时咨询医生。
5.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心律失常患者大多会出现心悸、胸闷以及头晕等症状,此时病人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患者跌倒。休息或者睡觉时避免采取左侧卧位,预防心脏因受到压迫而出现更加严重的不适感。
尽量保持身体自然弯曲,这样能够使血液回流得更加顺畅,起到减轻心脏负担的作用。如果睡觉时经常出现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的情况,则要采取半卧位或者30度角坡度卧位,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6.适当运动
睡觉之前躺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小运动,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对睡眠质量有所帮助,可以躺在床上抬抬腿或者将两腿缩在胸前,胸部靠近大腿根部,双手伸直并夹在耳朵旁边,持续5-10分钟则可以起到不错的促眠作用。
7.适当的转转眼球
出现了突发性的心律失常,可通过主动转动眼球的方式来缓解心动过速问题。具体的方法是端坐在床面上,保持上半身的挺直状态,颈部不动,眼球尽最大限度往左看,然后往右看,转换时速度要快一些,尽量每分钟转动30次以上,然后再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做转动30圈,一定要保持速度。最后再让双眼睛来凝视鼻尖一分钟。
8.保持情绪稳定
经常处于紧张或者抑郁的情绪当中,心率失常的发生几率则会有所提高,因此患者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保持平稳的情绪,不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出现过喜、过悲以及过怒的情绪,建议患者不要看恐怖、紧张、刺激的电视剧以及球赛。
心脏跳动维持了基本的生命,所以也要好好的呵护心脏,避免让情绪过于波动。保证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充分的营养摄入,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一旦发生便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不能用力排便,以免升高血压。
除了要注意日常护理之外,心律失常患者还要积极进行治疗,现如今有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供患者选择,但其中有些药物却会在改善心律失常症状的同时出现不良反应,患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
杨晓梅(医院职工)
本文不代表本报观点